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视觉中国 供图

前不久,杭州警方侦破了一起民营企业内部腐败案件。涉案人王某是某电商平台的一名运营人员,他在短短一年的时间,收受商家贿赂高达9200多万元。(5月14日央视新闻客户端)

一年狂敛近一亿!这个数额、这个“效率”,着实让一众网友惊掉了下巴。涉案人王某职位不高,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运营人员,哪来的本事搞这么大手笔?

王某的手段说来并不稀奇,媒体披露了不少细节。此人在公司职位看似不高,却掌握着一项关键权力——审批权。一些商家想要入驻电商平台都得经过他手。于是他便伙同一批中间商“盟友”倒卖入驻指标,收取所谓的“中介费”,为那些不符合平台要求的商家大开“绿灯”。

这起案件的特殊之处就在于,民营企业普通员工利用手中权力大肆敛财,腐蚀的不仅仅是公司利益,对整个行业生态也会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只要交钱给“中间人”就能办各种业务,任由这种现象发展下去,必有损市场公平竞争,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还会侵犯普通消费者权益。民营经济已然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主力军,民营企业反腐绝非“家事”,更非小事。各地须对民企内部“蛀虫”零容忍,依法严肃查处,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企业内部也要加强自身机制建设,加大企业内控、审查、反腐建设力度。

(付迎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