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新華日報

豐縣

打造特色桃產業 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5月初夏時節,走進豐縣設施桃大棚,看到如寶石般紅黃相間的果實綴滿枝頭,一片豐收在即的景象。其中,多個早熟品種的桃子即將通過線上線下各種銷售渠道走向人們的餐桌果盤。

豐縣位於江蘇最西北部,沙質土壤極其適宜果樹的栽培,至今發展果樹面積45萬畝,素有“果都”“果海”之稱。豐縣設施桃栽培始於2010年,是豐縣的特色果品產業之一。歷經多年發展,豐縣設施桃存在部分樹齡老化、品種亟待更新、生產模式需要轉變等現實問題。

近年來,江蘇省現代農業(桃)產業技術體系豐縣推廣示範基地依託本體系的技術成果,加快新品種、新模式、新技術的示範和宣傳,推進桃樹更新,加快設施桃產業轉型升級。建成了宋樓鎮王崗集村示範基地、宋樓鎮祝樓村千畝桃設施促成栽培基地、大沙河鎮二壩村200畝桃設施促成栽培基地等一批示範園區。推廣體系選育的金陵黃露、金霞早油蟠、霞脆、紫金紅3號等新品種,及鄭州果樹所選育的黃金蜜7號、中蟠102、中油蟠9號等桃新品種1.5萬多畝。推廣應用長梢修剪、果品套袋、增施有機肥、綠色防控等優質生產技術累計10萬畝,有力推進了豐縣桃產業的集聚發展。

豐縣桃推廣示範基地位於宋樓鎮王崗集村,面積200畝,由徐州雲測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承擔建設,由6個主體承包經營。2018年被江蘇省農業農村廳批准加入省現代農業桃產業技術體系,技術依託單位爲徐州市果樹研究所,目前已經建成穩定的示範點6個,對接新型經營主體20多個。“我家種了4畝設施大棚,經基地指導採用金霞早油蟠桃新品種,去年平均售價11元/斤左右,畝效益1.5萬元,是老品種中油4號的2.5倍。”基地的經營主體負責人宗知寶說。經營大戶張世龍也提到自己名下的30畝的設施大棚桃,由於全部採用果品套袋技術,果品價格提升20%左右,收益豐厚。其他160畝的露地栽培桃,採用霞脆、中蟠102等新品種,應用套袋、迷向絲、黃板等綠色防控技術,果品優質果率高於其他地區10%以上。棚內種植應用的寬行起壟宜機化栽培模式,不僅使得樹體雨澇受災率降低了70%,而且更適於機械作業,畝減少勞動力3個工人以上,平均畝節本增益300元左右。

通過推廣示範基地的帶動,豐縣桃面積穩定5.7萬畝,其中設施桃近2萬畝,年產量近10萬噸,產值約5億多元,年畝均效益在1萬元以上。帶動發展新型經營主體100多家、農戶5000多戶。圍繞桃果銷售建成設施桃果專業市場1個,建成苗木繁育基地1000多畝,全縣桃育苗主體20多家,其中江蘇中果正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獲批江蘇省優勢苗木企業3家,年銷售苗木2000萬株,銷售額8000萬元,帶動當地100多戶農戶從事苗木生產。目前,豐縣已經成爲蘇魯豫皖交界地區桃樹苗木生產、銷售的集散地,爲當地農民拓寬了增收渠道,也爲產業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優質苗木保障。 徐秀麗 董正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