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河北法制报

□刘璐

“儿子,是妈妈对不起你啊!没有正确教育你,你要认真接受改造,好好学习!”近日,一起未成年人盗窃犯罪案件在定州市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庭开庭审理,被告人小新(化名)和妈妈相拥在一起,妈妈哭着对小新说。

这是一起普通的盗窃案件。被告人小新因伙同他人多次拉车门盗窃财物被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期间又到一小区地下车库实施盗窃。他们几个拉开一辆车门后发现有一把车钥匙,把车辆开到廊坊,被当地警方抓住。

被告人席上是一个16岁的男孩,从背影看,长得人高马大,挺壮实。辩护人席上除了辩护律师,还有男孩的父母,穿着朴素。

“你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吗?”

“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不能随便偷东西。”

经过公诉机关出示证据、法庭质证等法定环节,被告人小新一一承认了自己的犯罪行为。

“孩子的妈妈有什么想在法庭上说的吗?”

“我再婚后又生了一个孩子,有点残疾,我不是不管小新,只是实在没办法把小新的抚养权要过来。我的教育方式的确有问题,每天给他打很多电话,就怕他不走正路。”小新的妈妈带着哭腔说。

“你要理解你的妈妈,她平时照顾你的弟弟,还要工作,非常辛苦,可能有时候表达的方式不对,但她是爱你的。妈妈也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不能一味地批评孩子。”审判席上,担任审判长的李静语重心长地对被告人小新和他的妈妈说。

两人都点了点头,表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妈妈和儿子拥抱一下吧!”李静说。

这时,妈妈和小新都愣了一下,特别是小新,稍有木讷地望向妈妈。显然,对于母子俩来说,这样亲昵的举动,平时从来没有过。从这也能看出小新对于妈妈怀抱的渴望,只是妈妈平时过多的严厉和疏于照顾,让他们的关系疏远了。

妈妈主动走向儿子,两人拥抱在一起,妈妈痛哭流涕,诉说着自己作为母亲的失职和自责。

这一幕感染了在场所有人。原本平静的爸爸也非常动容,主动走过来,和他们母子俩拥抱在一起。一个家庭,因为父母的离异,家庭一分为二,对孩子造成了严重影响。

“很多未成年人因为年龄小、父母管教方式不正确,再加上家庭的变动,性格上也会自卑、内向,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李静说,“这个家庭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父母双方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给了父亲,但是父亲常年在外面打工,孩子由奶奶照顾。母亲每天给孩子打无数个视频电话,问他在哪里、在干什么,使孩子有了逆反心理,与父母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

李静介绍,此次庭审中增加拥抱环节是源于之前审理的一起案件,当时案件被告人的母亲主动提出抱一下站在被告席上的儿子。“母子间的隔阂在那一刹那全部化解,那时候我意识到,这是用再多的言语都达不到的效果。”此后的审理过程中,李静尤其注重亲情感化和法庭教育,通过让失足少年重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社会的接纳,帮助他们顺利回归人生正轨。

“为了缓和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我们想到了在庭审时让他们来一次拥抱,既给父母一次感情宣泄的机会,也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改造。”李静非常关心小新以后的成长,“被告人小新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一年,我们将在刑期结束前对小新进行回访,了解他的思想动态,让他能够重拾信心,感受到社会对他的帮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