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蔣向華

日前,中共安徽省委宣傳思想和意識形態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於命名錶彰安徽省文明城市(城區)、文明村鎮、文明單位評選和安徽省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的通報》,嶽西縣田頭鄉方邊村獲評第六屆“安徽省文明村鎮”、嶽西縣方邊希望小學獲評“安徽省文明校園”。

移風易俗,爲“文明”方邊推陳出新

2022年,中共嶽西縣委辦公室關於印發《嶽西縣紅白喜事大操大辦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方案中指出要徹底整治紅白喜事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行爲,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小事不辦”的原則,一場破除陳規陋習,倡導移風易俗的新風氣在全縣上下拉開序幕。

“上面提出的厚養薄葬的確是件大好事,但是我們農村千百年留下的規矩也不能破啊!”

“實施一次性安葬怕遭來唾棄,沒有人敢帶頭?”

村看村,戶看戶,羣衆看黨員、看幹部。2022年9月份,該村黨支部書記沈結方年近9旬的父親沈忠明病逝。沈忠明身爲一名老黨員,一生紮根基層,工作兢兢業業、清正廉潔,家庭兒孫滿堂,在當地德高望重。對於父親的病逝,沈結方及家人立場堅定,絲毫沒有猶豫,果斷簡化喪事辦理流程,實施一次性安葬,爲方邊村推動移風易俗工作開了先例,奠定了基礎。

“剛開始推動移風易俗工作,我們面臨困難重重。”沈結方介紹,移風易俗工作關乎着羣衆的切身利益,從根本上節約開支,守住羣衆的“錢袋子”。“方邊村‘兩委’、駐村工作隊、鄉包村幹部形成強大合力,加上志願服務隊上門宣傳引導,黨員、公職人員積極帶頭依規辦理,發揮引領作用,使移風易俗工作在我村形成良好風氣。”

據瞭解,2023年,方邊村死亡15人,實施一次性安葬13人,同時該村榮獲“田頭鄉2023年度移風易俗工作先進村”。

環境整治,爲“文明”方邊添“顏值”

寬敞整潔的水泥路、綠意盎然的農家小院、造型別致的生態景觀塘和鄉村大舞臺……走進方邊村中心社區,映入眼簾的是一幅“高顏值”的和美鄉村新畫卷。

談起村裏的變化,方邊村瀋河組沈聲銀深有感觸地說:“就拿我家來說,院子裏以前亂糟糟的,前年村裏免費幫我用鵝卵石壘砌了花池,建起了綠化帶,而且在公路對面建起了旅遊公廁,乾淨又衛生。”除了沈聲銀家,方邊村以中心社區向周邊延伸,幫70多戶人家改造了庭院、建起了綠化帶,家家戶戶煥然一新。

“2022年,我村通過實施省級美麗鄉村建設專項資金、整合其他資金共投入300多萬元,因地制宜新建廣場2個,安裝太陽能路燈178盞,新建文化長廊80米,完成方邊中心社區生態景觀塘、步道、旅遊廁所等建設。”沈結方介紹。

方邊村爲保持和美鄉村“高顏值”,村“兩委”、駐村工作隊、鄉包村幹部與村內公益性崗位人員、護林員聯合行動,組建環衛志願服務隊以村部中心點、公路沿線、羣衆房前屋後、獨居老人戶爲重點區域,常態化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據瞭解,2023年方邊村共開展人居環境38場次,評選12戶“星級文明戶”,8戶“美麗庭院戶”,6戶“好媳婦、好婆婆”予以表彰,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助力“文明”方邊內外兼修。

“四三三一”模式,爲“文明”方邊結碩果

“這是我們的‘四會’‘三隊’‘三載體’‘一家銀行’,簡稱‘4331’模式。”在方邊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宣傳欄面前,方邊村負責文明創建工作業務的黨支部副書記餘先治熱情介紹起來。“這裏面的‘四會’‘三隊’圖片展覽都是我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的一些日常活動,而‘三載體’和‘一家銀行’是我村的特色經驗做法,爲構建文明方邊,取得了新成效。”

餘書記口中介紹的“三載體”是方邊村按區域劃分,由村民組自行籌資新建的“方邊村紅白理事會”“北山平安燈會”“林灣幸福院”三處民間載體,而“一家銀行”指的是“方邊村積分銀行”。

僅2023年,“方邊村紅白理事會”“北山平安燈會”“林灣幸福院”開展如民間春節戲燈、春晚、鬧元宵、慶國慶等各類文藝活動15場次。值得一提的是,方邊村還依託民間載體的優勢,在每年重陽節期間,村委會組織年輕同志爲老年人打餈粑,而年滿60週歲老年人歡聚一堂,大家圍在一起,拉家常、傳家風、同聚餐,享受喫餈粑的幸福時光。“我村這三處民間載體成爲了村民歡度重陽最親近的場所,方邊村的重陽節也成爲了名副其實的‘老年節’。”方邊村紅白理事會負責人林國民激動地說。

如何使“積分銀行”長效常新,不流於形式,甚者成爲全縣一張閃亮的名片,關鍵在於該村擁有一支能幹事的“鄉賢服務隊”。該服務隊是由村裏德高望重的老黨員、退休老職工、老鄉賢組建起來的。每個季度他們都到各組各戶收集“好人好事”信息,進行評分確認,村民通過做好事獲得積分,到積分銀行兌換與分值相等的生活物品。

據統計,2023年方邊村“鄉賢服務隊”到村民收集好人好事信息180餘條,在積分銀行兌換價值約15000多元生活物品。“村裏每年拿出一定的經費來保障積分銀行工作正常運行,事實證明是值得的,羣衆爭做好事的氛圍上來了,矛盾也少了,我們村‘兩委’就有更充足的時間和精力來帶領羣衆發展農村經濟,建設和美鄉村了。”沈結方自信地說。

“文明”方邊,何以出圈?如今,方邊村已是推窗見綠,抬頭賞景,起步聞香,景隨身行,一幅鄉村美景畫卷正在徐徐展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