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周口日報

大王莊鄉

香椿樹替換楊樹 消除隱患促增收

本報訊(記者 張猛 孫靖 通訊員 楊雲彤) “這楊絮真煩人,一不小心就會吸進鼻子裏,而且還容易引起火災,政府能不能想個辦法治理一下啊?”前幾天,大王莊鄉李莊行政村一位村民向包村幹部反映。

民有所呼,政有所應。今年年初,大王莊鄉黨委書記蔣羣勝在南方學習考察時瞭解到矮化香椿樹生長週期短,具有產量大、抗病蟲能力強、枝椏嫩、口感好等特點,一年可採摘多次,新鮮的香椿市價每斤30多元,曬乾的香椿每斤可賣到80元。因此,他創新提議,在嚴密防範,多措並舉治理楊絮的同時,用矮化香椿樹逐步代替楊樹。“這樣一來,既可以減少楊絮污染,又可以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蔣羣勝說。

“包村幹部要24小時在村,指導羣衆清理房屋周邊的楊絮,制訂楊樹砍伐證辦理計劃和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像重視‘三夏’防火一樣重視楊絮治理,消除隱患,確保羣衆生命財產安全。”在蔣羣勝的號召下,全鄉56名包村幹部和20名村黨支部書記迅速行動起來,投身楊絮治理和特色產業發展工作。

鄉村幹部通過村民微信羣進行宣傳動員,引導羣衆正確處理楊絮。要求學校對學生開展安全教育,嚴禁點燃楊絮。

“我們將逐步用矮化香椿樹替換楊樹,消除楊絮帶來的環境污染和安全隱患,不斷擴大矮化香椿樹種植面積,從而壯大村集體經濟。”大王莊鄉李莊行政村黨支部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