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京日报

南京外国语学校南部新城校区启用首年——

录取季捷报频传,新城保障“软硬皆施”

南京外国语学校南部新城校区位于南部新城核心区域,占地面积140亩,总建筑面积18.82万平方米。2023年9月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一年级及“中加国际高中”“剑桥国际高中”“IB国际文凭”三大国际课程的学生共1256人率先入住,开启了南外高中师生在南部新城校区的新生活。

积学以成才,行健方致远,在南部新城的教学生活将近一年。今年录取季,南京外国语学校捷报频传。除了学生自身的实力,来自南部新城管委会和学校的“硬件”和“软件”保障更是必不可少。

学生成绩斐然,配套期待满满

收获超过1200份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其中75%的学生成功收获英国G5、美国前30、加拿大前5以及中国香港地区前三的全球顶尖学府的高含金量录取……今年的录取季,南京外国语学校南部新城校区的2024届毕业生们,凭借出色的学术成绩和综合素质捧出了一份份亮眼的offer。

2024届中加课程毕业生曾凌怡录取学校有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校区建筑专业、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城市规划专业、佐治亚理工学院建筑专业、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数学与经济专业。在她看来,南外中加的课程既注重学术基础的打牢,又提供多元化的拓展课程,让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目标进行选择。比如,学校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在校内选修AP Capstone课程(顶石文凭课程),属于AP学科的高阶课程,通过学习可以提高自身的学术能力和综合素养,在申请美国方向的大学时也具有明显的优势。

南京外国语学校南部新城校区负责人连凯副校长介绍,2024年9月起,南外的高中部所有年级和国际部将在南部新城校区开展教学,校园师生将达2500人以上。学校提供校园接驳车对接大明路地铁站和北校区,为师生提供更便捷的公交出行方案,同时南部新城校区公寓楼还有1300多个学生床位,200多个教师值班宿舍床位,提供4人一间、卫生间干湿分离的住宿条件,满足学生的寄宿需求。

“期待校园隔壁的全民健身中心2024年8月份开始运营后,能为我校开设丰富多样的体育课程提供更多个性化的场地保障。”连凯说,利用良好的硬件条件,学校还开发建设了多个校本课程教学场所,比如陶艺教室、射箭馆、高尔夫发球练习室、楼顶生物课程基地生态园、机器人研学活动室、STEM+实验室、热力瑜伽房、学科研讨室、美术展览馆等。

校园低碳智慧,体验新颖有趣

“作为校园的运营与管理团队的一员,新校区给了我全新的校园管理体验。先进的智慧建筑架构完善了原有的校园管理模式,真正将智慧和科技写进了校园运营的每一个角落。”南京外国语学校总务处老师姚继刚介绍,交通布局合理是新校区给他的第一印象。南部新城校区使用全地下式接送的方式,一次性解决上学放学时校门口拥堵和雨雪天气接送困难两个难题,3万多平方米的地下接送平台向每一个学生和家长敞开,700多个车位保障了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停车和接送需求。

在南部新城校区,“送站坪”“到达厅”两种模式通过埋藏在地下的升降柱灵活切换,学校还为等候的家长设置了等待区、饮水处和卫生间,无论天气如何,父母均可坐在接送平台的等候区,看书喝茶,悠闲等候自己的娃。

微小细节处凸显人性关怀,学校为所有老师配备升降式办公桌,办公桌内侧设置了开门按钮。高度智能集成的多媒体教室,为日常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教学环境及设施。

“教室里有先进的智慧黑板。根据不同需要,它可以是播放教学多媒体的屏幕,可以是随意书写的黑板,还可以是展示学生作业的实物展台。”青年教师黄哲彬介绍,先进的教学设施不仅提升教学效率,还为提升教学能力提供硬件支持。

而位于学校图书馆5层的校园智慧管理中心,作为南部新城校区的“智慧大脑”,承载着智慧校园信息大平台(集成大部分智能化系统)的运用,为学校提供全方位的大数据支撑和科学决策依据。

服务贴心到位,保障到边到角

今年4月15日,南部新城片区内红花路、响水河路(应天东街—中和桥北路段、明贤路—神机营路段)、国际路、神机营路、大明东路、前江沿路、贤文路、东风河路、明贤路等10条道路正式开放通车,进一步完善南部新城市政基础,便利周边交通通行。

今年,为保障春季入学报到,确保周边道路畅通,南部新城联合交通管理部门、属地街道等,对汇景北路、汇秀路、祥天路、汇彩路、承天大道合理规划交通流向,及时清理违停车辆,确保开学期间学校周边及公交通行路段道路畅通;每天上学、放学期间安排专人在校门口与交警一起共同做好交通指引及秩序维护,保障早晚高峰期的安全畅通和有序。

抢抓工期为学校开学“保驾护航”。打造美丽绿色校园,营造亲近自然的学习、生活环境。南部新城城市物业公司于去年首次开学前,提前介入校区绿化养护工作,组织专业团队对南大门、北大门、体育馆等主要区域持续开展花卉布置、景观营造等。在行政楼、千人剧场、图书馆、教室等室内区域布置多品类盆景;在北门水池饲养成年黑天鹅一对,与学校绿化环境相得益彰,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持之以恒的服务和保障,更是贴心到位。为降低噪声对南外南部新城校区及周边居民的影响,通过声学仿真分析,南部新城对校园、居民区噪声分布进行详细计算,优化确定采用降噪沥青路面与声屏障组合的降噪方案。降噪沥青路面采用海绵状的大空隙材料,通过内部丰富的消声腔体可以有效“吸收”交通噪声,同时雨天能迅速将雨水排出,提高行车安全性。降噪沥青路面与直立式声屏障组合使用,能够有效降低道路周边校园及小区的噪声污染,与全封闭式声屏障相比造价更低,效果更好。 赵春艳 田钟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