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泰山财经

泰山财经记者 李迪 实习生 张文斐

近日,碧桂园2023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债券简称:23碧桂园MTN002)再现无法按时支付,引发广泛关注。而受碧桂园流动性压力影响,下游供应商升辉科技的业绩压力也凸显出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0.02亿元,比2022年同期减少6.72%;净亏损16.96亿元,亏损额进一步扩大。

升辉科技原为烟台上市公司鲁亿通,主营电气设备制造业务,2018年,鲁亿通斥资20亿元收购了作为碧桂园关联方的升辉控股,随后更名为升辉科技,主营电器成套设备,主要客户均来自地产行业。

对于亏损原因,升辉科技称,主要由于地产行业持续疲弱,主要客户发生债务及流动性危机,公司2023 年度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合计为 17.39 亿元。

记者注意到,作为升辉科技的第一大客户,碧桂园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大。2022年和2023年,公司来自碧桂园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的销售收入为13.11亿元、12亿元,占比分别为61.09%、59.92%。

一方面是地产客户需求不足,另一方面来自碧桂园的大量应收账款也给升辉科技带来了流动性压力。截至2023年底,升辉科技应收账款的期末账面余额为24.45亿元,来自碧桂园的应收账款期末余额达14.33亿元。

升辉科技称,受碧桂园经营业绩的影响,全资控股子公司升辉控股有限公司对其单项计提了较多的资产减值准备。报告期末,升辉控股有限公司计提了13.09亿元的资产减值准备,占上市公司报告期末总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金额17.39亿元的比例为75.28%,对公司合并经营业绩造成了重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升辉科技在年报中对碧桂园65.58%的应收账款计提了坏账准备,计提理由为有证据表明已信用减值,预计存在无法收回全部款项的风险。

而自去年8月份以来,升辉科技在加快推动相关应收账款回收业务,如以碧桂园部分工抵房用以抵偿公司应收账款,以减少碧桂园应收款可能带来的坏账损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