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泰山財經

泰山財經記者 李迪 實習生 張文斐

近日,碧桂園2023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債券簡稱:23碧桂園MTN002)再現無法按時支付,引發廣泛關注。而受碧桂園流動性壓力影響,下游供應商昇輝科技的業績壓力也凸顯出來。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20.02億元,比2022年同期減少6.72%;淨虧損16.96億元,虧損額進一步擴大。

昇輝科技原爲煙臺上市公司魯億通,主營電氣設備製造業務,2018年,魯億通斥資20億元收購了作爲碧桂園關聯方的昇輝控股,隨後更名爲昇輝科技,主營電器成套設備,主要客戶均來自地產行業。

對於虧損原因,昇輝科技稱,主要由於地產行業持續疲弱,主要客戶發生債務及流動性危機,公司2023 年度計提信用減值損失和資產減值損失金額合計爲 17.39 億元。

記者注意到,作爲昇輝科技的第一大客戶,碧桂園對公司業績影響較大。2022年和2023年,公司來自碧桂園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的銷售收入爲13.11億元、12億元,佔比分別爲61.09%、59.92%。

一方面是地產客戶需求不足,另一方面來自碧桂園的大量應收賬款也給昇輝科技帶來了流動性壓力。截至2023年底,昇輝科技應收賬款的期末賬面餘額爲24.45億元,來自碧桂園的應收賬款期末餘額達14.33億元。

昇輝科技稱,受碧桂園經營業績的影響,全資控股子公司昇輝控股有限公司對其單項計提了較多的資產減值準備。報告期末,昇輝控股有限公司計提了13.09億元的資產減值準備,占上市公司報告期末總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金額17.39億元的比例爲75.28%,對公司合併經營業績造成了重大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昇輝科技在年報中對碧桂園65.58%的應收賬款計提了壞賬準備,計提理由爲有證據表明已信用減值,預計存在無法收回全部款項的風險。

而自去年8月份以來,昇輝科技在加快推動相關應收賬款回收業務,如以碧桂園部分工抵房用以抵償公司應收賬款,以減少碧桂園應收款可能帶來的壞賬損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或立場,不代表新浪財經頭條的觀點或立場。如因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需要與新浪財經頭條聯繫的,請於上述內容發佈後的30天內進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