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5月17日电 5月16日,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卿婧做客新华网2024高考情报局,为广大考生和家长介绍北京大学2024年的招生政策、特色专业等相关情况。

问题1:能否请您介绍下2024年北京大学的招生政策,学校今年的政策和往年相比是否有调整?

北京大学2024年招生政策和规模基本与往年保持一致。近期,北京大学刚完成了“强基计划”的报名工作,后续还会有一系列诸如强基测试、“筑梦计划”、高考批次、提前批次的等环节,请大家密切关注相关安排。

要提醒广大考生的是,报考时,一定要与各省招生组取得联系,我们会为大家做一些详细分析和指导,帮助大家进行志愿填报。

问题2:北京大学今年是否有新增专业或者方向?在师资上是怎样的配置情况?

北京大学办学实力雄厚,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并有41个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入选数量居全国高校之首。在全国最新一轮学科评估中,北京大学被评为 A+的一级学科数量为21个,评为A类的一级学科达到学校一级学科总数的70%,A+学科数量和A类学科占比均居全国高校之首。随着北京大学空间科学学科领域进入全球前1%,成为内地首个22个学科全部入选ESI前1%的“大满贯”高校。北京大学在全国高校学科发展中再次展现了强劲的实力,在学科建设与科研突破方面的成绩再创新高。

北京大学今年没有新增专业,但是有个本科专业的培养方式会有一些调整。2023年,我校在地质学招生大类下新增了一个方向——行星科学。北大行星科学专业培养未来服务于深空探测国家战略的领军人才。培养环节强调多学科交叉,现有的培养体系中,由地空学院,物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共同参与了专业核心课的讲授;高年级分流包含了行星物理与动力学,行星化学,天体生物学和行星工程方向,将科学—技术—工程相结合。我们的目标是培养懂科学的工程师和懂工程的科学家。

问题3:北京大学的优势专业和学科非常多。请您为大家介绍一下学校的特色的学科和专业?

考生近年来更多的倾向于基础性学科。我们没有对专业做过排名,一般都是在引导和尊重的过程中让每一位考生都能进入自己感兴趣和适合学习的专业方向。

北大的人才培养理念是让学生在“成人”中“成才”,融通中外,面向未来。通过搭建“综合性”—“专业性”—“复合性”的教育体系,建立了适合不同志趣学生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基础学科拔尖人才、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北京大学探索适应现代综合性大学的特点、充分发挥研究优势的本科教育模式,构建能够激发学生潜能与创造力的本科教育体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顶尖水平的本科教育,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成长体验。

尤其在强大的理科基础上,搭建起的新型工科,近年来也是非常受考生欢迎。

问题4:想请问您,北京大学有哪些课程是备受学生喜爱的?这些课程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原因是什么?

北京大学人才培养理念是基础与特色、交叉与选择、融通与卓越,很多这种课程也是围绕这一理念开设的。同学们入学后会有专业必修课,选修课,以及各领域和学科的通选课可以选,此外还有琳琅满目的名师讲座、专家讲坛等等。

比如,北大教授戴锦华老师主讲的关于电影的课程就非常火爆,她的课堂可谓座无虚席,一票难求。再比如历史系阎步克老师关于魏晋南北朝的课程,也是非常火爆的。

如果要让我推荐一门特别火爆的课程,其实很难。我们有很多老师的课,都深受学生热爱。北大有很多可容纳500人的大教室,一些热门课程可能过道和讲台前面的地上都坐满的听课的同学,这种场景在北大是非常普遍的。

在北京大学,还会时不时的有一些国际学术大咖,比如诺奖获得者,以及政要来访,这些讲座与活动也是学生争相追捧的“火爆”课堂。

像这样的讲座和课程,在北大是非常的多,如果同学们喜欢,基本上都可以选到自己想听、想学的一个领域。

问题5:请您介绍下2024级北大新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咱们新一届的学生入校后,眼中的校园是怎样的?

北京大学为学生提供了一流的学习生活条件。 校园又称燕园,前身为明清两代的皇家园林,包括勺园、畅春园、淑春园、朗润园、镜春园、鸣鹤园、蔚秀园、承泽园等,处处雕梁画栋、飞阁流丹。不仅有亭台楼阁等古典建筑,而且山环水抱,湖泊相连,古木参天,堤岛穿插,步移景异。未名湖、博雅塔清雅灵秀,图书馆、大讲堂气势恢宏,是读书思考、修身养性的最佳所在。美丽的湖光塔影伴随着大师的背影,构成了燕园中最美的风景

从学习方面来说,北京大学大部分的教学楼都已经进行了多媒体的改造,很多都是小班教学,比如说教室的桌椅都是可以活动的,教室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的去预约,可以用来进行一些讨论课的研讨,或者作为学生活动场所。 学校里大部分学院的教学楼也都会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开放空间,让大家在这种自由的环境中能够有一些新的火花可以碰撞出来。

除了学习,在生活方面,学校的食堂,尤其是前两年落成的“家园食堂”也是非常漂亮,位于北大燕园校区西南角,紧邻学生宿舍和办公区。食堂建筑面积3.46万平方米,地上四层为就餐区,共有餐位约4200个,是集餐饮、聚会、研究、学习、交流、展示为一体的现代化、智能化、多功能的综合型食堂。

此外,学校的体育设施也是非常全面,比如说像我们的第一体育馆和第二体育馆、邱德拔体育馆以及其他的一些体育中心。学校每年体育方面的活动也很多,北京大学举办的“夜奔”活动也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问题6:大学是个人成长的重要的平台,北京大学会给学生们提供怎样的指导和帮助?

学术上肯定是最主要的一个培养支持。北大的学院除了设置班主任,很多学院还设立一对一的导师制,尤其像强基计划的学生,我们更是有强基的班级,强基单独的培养模式,能够让每一个学生在大学的低年级的时候,能很快的融入大学生活和学习。同时也给大家更多的选择的机会。比如说,我们的学生也会有一些双专业的学习机会,或者一些辅修专业,还有一些交叉学科的项目,能够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涯规划有选择的学习。

在生活和就业方面,北大有学生发展支持体系,为成长过程中需要帮助的北大学生提供从入学、在校到毕业的全方位、全过程的个性化经济资助和发展支持。包括助学金、部分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补偿代偿、补助补贴等经济资助和燕园起航、燕园翱翔、优才拓展、学业发展支持等成才支持项目,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成长平台,帮助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然后学校还有学工体系,学工老师也会在日常生活中密切关注和陪伴同学们的成长。

在就业方面,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搭建起全过程、系统化、专业化的生涯的发展体系。学生进入高年级后,学校会设置相应的规划课程进行咨询测评,帮助大家在中高年级就开始对就业需求及方向进行规划。当然,学校里还有很多的同学会在四年级以后选择保研或者出国,这个比例大概要占到60-70%左右。

所以,在北大,我们希望能够从方方面面,给学生提供一个不错的学习和成长体验。

问题7:想请教您,如果考生想要报考北大,如何联系到咱们招生工作组?

北大在每个省市都设有招生组,招生组的工作主要分为两块,一块是在平时,基本上我们的招生组的老师是一个陪伴成长的角色,他们会给同学提供很多的学习和大学生活的介绍和指导,能够让同学们更早的去了解大学的学科,大学的生活,在后续的选择中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比如说我们在各省有一些基地中学,我们招生组的老师会定期带一些学科老师去这些中学做讲座,让同学们了解大学的学科是什么样子。

到报志愿阶段,通过前期很好的跟踪和了解,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可能会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以及他以往的学习情况,还有专业兴趣和志向来进行综合分析,帮助同学们做一个比较科学化、人性化的指导服务,让同学们能有一个比较准确的选择,基本上都能够选到一个心仪的专业。

北京大学会在高考出分以后,把招生组的联系方式公布到学校公众号和招生网上,同学们可以及时去查看,跟我们的老师建立联系,到时候老师们会给到同学很专业的志愿报考建议,让大家能够都有一个很好的选择。

问题8:大学的招生工作应该如何更好地与学生培养相互结合?

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点。我们在招生过程中,也是希望把招生育人前置到高中阶段,比如说我们前期的学科宣传,学生返乡活动等,都是一种前置育人。

我们现在针对高中生主要有大概几个方面:首先是学校每年寒假会有大学的学长和学姐,到中学去做北大学习生活的分享,报考备考经验的分享。北大每年也会在各中学做学科讲座和介绍,让高中生们能够近距离与北大的学科的教授和老师面对面的进行交流,我想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体验,也是一种对学生的培养。

另外,北京大学每年暑假会组织学科的暑期课堂,每年基本上有近万名中学生能够走进北大,了解北大。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很好地体会到北大的育人理念。

经过这种育人的浸润,基本上到高三报志愿的阶段,愿意选择和报考北大的学生的意愿还是非常坚定的。这也是因为他们经过前期的接触,和北大的育人模式,老师的风格都更加的契合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