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盤收盤,國內期貨主力合約漲多跌少。純鹼漲超5%,滬鎳、聚氯乙烯(PVC)漲超3%,液化石油氣LPG)、玻璃、焦炭、焦煤、碳酸鋰漲超2%。跌幅方面,集運指數(歐線)跌超6%。

短期預計純鹼期價高位震盪運行爲主,檢修預期仍在

據國投安信期貨分析,純鹼企業庫存小幅下滑,整體波動不大。中鹽青海鹼業計劃停車檢修,江蘇實聯檢修1個月,博源減量運行,山東海化計劃5月21日檢修15天,周度產量環比下滑爲71萬噸,預計後續低位震盪運行爲主。浮法冷修與光伏點火併存,重鹼剛需支撐在,下游有一定高價牴觸情緒,消耗自身庫存爲主,現貨價格近期有所下滑。短期預計期價高位震盪運行爲主,檢修預期仍在,期價難大跌,但供給大增背景下,加之目前中下游庫存低,波動較大,謹慎參與。

海運費上漲,何以解“箱愁”?

近期,記者在外貿重點省市調研時發現,受多重因素影響,外貿出口海運價格呈現出上漲的趨勢。實際情況怎樣?義烏港工作人員表示,海運價格上漲讓一些貿易商措手不及,不得不延遲發貨。海運費持續上漲,尤其給中小微外貿企業出口帶來挑戰。專家表示,海運運費上漲,從側面反映出全球外貿一定程度的回暖。今年前四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額同比增長5.7%,4月當月增長8%,超出市場普遍預期。從供給端看,紅海局勢仍是影響集裝箱航運市場走勢的主要因素之一。紅海局勢持續緊張,導致貨船繞行好望角,大幅增加航線距離和航行天數,帶動了海運價格上漲。專家表示,海運價格在短期內波動,給外貿主體出貨帶來成本和時效的挑戰。但隨着週期過去,價格將會回落,對我國外貿宏觀面不會造成重大影響。(央視財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