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初以来,投资市场在经历了一连串的上涨之后,逐渐步入震荡调整阶段。回顾这一波市场行情,其主要驱动力在于悲观情绪的修正以及低估值价值的回归,从而引发了修复性的行情。其背后的逻辑在于国内外环境的改善,以及原先压制市场的因素的逆转。 

其主要表现为估值修复与业绩驱动两大方面。随着年报季和一季报的相继公布,估值修复过程已接近完成。在基本面触底的背景下,业绩驱动预计将成为推动未来市场行情上扬的主要力量。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权益市场投资无疑成为了众多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今年以来市场中崭露头角的小公司新锐基金经理相对较少,而来自权益大厂的投资老将则更加引人注目。 

那么,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呢? 

01 公募大厂业绩排排坐,景气投资成主流

随着春节前后A股市场的反弹,权益类基金净值也迎来一波回升,很多权益大厂抓住机会实现了反弹。 

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5月16日,南方发展机遇一年持有A、汇添富品牌力一年持有A、中欧红利优享A和中欧瑞丰混合A等基金也开始趁势反弹,涨幅均达到20%以上。还有一批去年四季度成立的新基金也表现不俗比如中欧时代共赢混合发起A1成立以来累计涨幅达到了25.68%、富国洞见价值股票A累计涨幅22.79%。 

不过也有不少主动权益基金未能抓住此波A股反弹,基金净值深陷亏损泥潭。 

Wind显示,截止2024年5月16日,市场上目前有近400只主动权益基金年内亏损超10%,其中金元顺安产业臻选基金年内净值跌幅超30%,富荣价值精选A、同泰开泰A、万家自主创新A、建信电子行业A和东方阿尔法招阳A等年内净值跌幅均超20%。 

对于这波行情,机构普遍认为,今年景气回升或基本面迎来反转的行业有所增多,而上市公司股价对高景气板块的反馈变得更加积极,这也是持有高景气投资风格的基金经理今年业绩回升的重要原因。 

其中,华夏基金基金经理翟宇航认为,从上市公司盈利的角度看,今年更有可能呈现先低后高的特点,即一季度是上市公司盈利的低点,之后增速逐渐抬升。因此,今年的市场结构,更有可能呈现先周期后成长、先红利后景气的特点。 

与此同时,中欧红利优享基金经理蓝小康也表示,“在全球大变局的时代,守住安全底线,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促进国家和社会安全以及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这是个巨大的挑战。

企业和投资者需要充分理解这个时代。”由宏观经济看投资决策,蓝小康对红利资产的投资价值较为乐观,“我认为我们正走在正确的路上,我们的领导层正带领相关部门努力化解地方债和房地产的风险,守住金融安全底线,完成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在这个转型的、全球秩序变革的时代,确定性是稀缺的,守住底线要付出巨大努力。在无风险收益持续下降的背景下,红利类资产值得重点关注。” 

此外,从基金公司策略观点来看,哑铃型配置(分散投资的配置策略)或多元选股策略,依然是市场主要投资策略。 

02 权益大厂的价值判断

拉长时间来看,在过往的权益投资市场中,也曾出现不少只赚钱的基金产品,然而大多数都泯然众矣。大浪淘沙后,人们发现最终还是权益大厂始终坚如磐石。 

而这与权益大厂的价值判断有关,对于权益大厂来说,是赚激流中的钱,还是赚滔滔不绝的钱,他们都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因此,权益大厂凭借强大的投研实力,总能发现长期价值的锚点,从而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在该价值判断下,头部大厂选择通过构建投研实力建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此背景下,权益大厂凭借其雄厚的整体投研实力,包括长期团队建设、文化建设以及对各行业和公司的深入覆盖,更能适应市场变化,从而实现长期稳定的良好收益。 

对此,海通证券设置的权益类基金大型基金公司、中型基金公司和小型基金公司绝对收益排行榜。从最近十年(2014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29日)业绩来看,大中型基金公司的平均收益显著高于小型基金公司。其中12家大型基金公司的平均收益为178.06%,中型和小型分别为171.60%、125.45%。 

具体来看,收益率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交银施罗德、中欧、景顺长城、兴证全球、易方达,分别为274.98%、227.96%、227.88%、224.41%、205.57%,均为大型基金公司。 

这几家基金均一直致力于布局投研实力。 

比如,交银施罗德的投研部不仅针对各大资产类别和投资策略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方向方面,还包括权益部、固定收益部、专户投资部、量化投资部、跨境投资部、研究部等多个投研职能部门。 

兴证全球的研究部拥有30位研究员,实现了一级行业的全覆盖,有的跨行业板块,还有的专门行业配备专门研究员。 

中欧基金主动投资管理能力一直在业内有一定口碑,公司董事长窦玉明在此前2023年末投资策略会上透露:2024年公司投研团队将持续做好“4P(团队、理念、流程、平台)+1C(文化)”的投研体系建设,具体来看,一是建设专业分工、通力协作的投研团队(People);二是在研究驱动投资的基础上,形成一致的投资理念(Philosophy);三是通过标准化的投研流程(Process),实现产品业绩更稳定可靠的工业化生产能力;四是在平台(Platform)上沉淀更多的数智化投资模型,赋能投研人员提高决策质量和速度;最后在此过程中培养互相支持和协作的企业文化(Culture)。 

依靠较为强大投研实力,这些权益大厂及时地把握住了市场机遇并取得不错收益。 

2024年4月1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下文简称新“国九条”)。其中,明确提及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政策强调了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这意味着公募权益基金将更加注重长期价值的挖掘与投资,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权益基金的投资操作稳健性与长期回报能力。 

毫无疑问,过度依赖于债务和融资的时代正在慢慢远去,当下正处于价值回归的时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GPLP”(ID:gplpcn),作者:看平地长得万丈高,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