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濟南日報

新賽道新產業新模式,探索新質生產力發展路徑

——專訪長清區委書記肖輝

編者按發展新質生產力絕不能一哄而上,而是要突出本地特色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基礎,實事求是確定發展的路徑和方向。

日前,由濟南市“項目深化年”經濟宣傳工作專班指導,濟南日報策劃組織的向“新”而行——濟南新質生產力主題報道活動走進長清。在對話專訪環節,長清區委書記肖輝結合長清區“2+2”產業體系,介紹了長清區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路徑:轉換新賽道、打造新產業、探索新模式。

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突出本地的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結合市場需求,以創新爲動力,精準定位發展方向。長清區委書記肖輝表示,長清區將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和比較優勢,通過轉換新賽道、打造新產業、探索新模式,嘗試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路徑。

圍繞傳統產業的煥新,長清區正加快搶佔“新賽道”。肖輝介紹,裝備製造是長清的傳統產業,基礎較好。這其中既有中油濟柴、重汽橡塑件等大個頭企業,也有沃德、金強激光等規模不是太大卻技術領先的科技型企業。但是,這些企業多數爲配套類企業,產品多處於產業鏈中游,同時企業之間缺少關聯性,沒有做到協同發展,影響企業自身的做大做強。“所以,我們提出來要轉換新賽道,就是要圍繞傳統產業煥新,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肖輝還舉了個例子:中油濟柴在發展原來內燃機的基礎上,主動創新求變,利用廠區內閒置車間和土地,佈局新能源賽道,投資建設新能源鋰電池pack生產線、電動汽車智能充電樁、新能源自動換電站、電化學儲能系統技術應用及裝備製造等新能源項目。僅2023年,pack線項目產值就達到15.6億元,助推企業產值增幅達50%以上,實現“老樹發新枝”。

不僅有老企業轉型,長清區還依託現有產業基礎成功引入迎勝新能源客車項目。該項目主要從事新能源客車、專用車生產及汽車零部件再製造,計劃10月試生產,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後預計產值將超過200億元。同時,該項目已經與區內中油濟柴等18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26項。

長清區生態優美、資源豐富,有着“扁鵲故里”的美稱。區內還擁有山東中醫藥大學等院校機構,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近年來,長清區也在積極佈局生物醫藥這個“新產業”。“我們立足區域優勢,深挖發展潛力,把生物醫藥產業確定爲核心產業精心培育,謀劃打造了千畝生物醫藥產業園,實現生物醫藥產業的‘無中生有’。”肖輝說,該產業重點佈局基因細胞、醫療器械、醫美健康、中醫中藥、銀髮經濟五個“小切口”,當前策劃推進的主要有三個板塊,分別是生物醫藥產業園一期項目、二期項目以及高端醫療器械產業園項目。其中,生物醫藥產業園一期項目主要聚焦基因細胞、高端製劑等領域,目前已有9個子項目確定入駐,全部達產後年產值50億元以上。

新賽道、新產業主要圍繞項目進行佈局,新模式則注重方式方法。結合增量空間有限的實際情況,長清區通過“工業更新”這條新路徑向存量要空間,以滿足下一步的發展需要。“我們解放思想、創新模式,實施了‘原地起飛’行動,對轄區內閒置低效用地進行梳理和盤活利用。”肖輝表示。今年春節前後,長清對開發區歷年供地的400餘宗地塊進行了逐一盤點,梳理出閒置低效工業用地約3000畝,目前已成立工作專班,一地一策、一園一策制定招商計劃,引導新產業、新項目優先利用批而未供和閒置土地。同時,對投資強度及畝均稅收未達到引入協議指標要求的企業進行摸排處置,督促企業限期追加投資,或嚴格按照約定條件進行開發建設,通過以上這些措施向存量要空間,強力推進“工業更新”,爲發展新質生產力拓展空間。

面向未來,長清區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充分挖掘用好長清科教資源豐富、創新載體完備、產業基礎較好、生態環境優美等優勢,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爲加快建設“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貢獻力量。(本報記者盧震邵明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