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重慶日報

他們在這裏感受城市魅力、創造美好未來,他們是跨越山海而來的海外學子——

從重慶出發,奔赴“星辰大海”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付愛農 通訊員 朱廣宇 桑健

在重慶,膚色不同的他們,卻有着同樣具有“中國味”的名字:方一順、王靖柔、林勝藍、陳帝、明月……

對重慶,這些萬里之外的來客,有着無限的親切,發出共同的感嘆:“重慶是一座歷史與現代交融的城市”“一座很有魅力的城市”……重慶,Amazing!

他們,是跨越山海奔赴重慶的留學生。

因爲留學重慶,他們能夠喫辣嘗麻,會說“對頭”“要得”,看到了跨江大橋的雄偉,驚歎於“重慶智造”的奇蹟,沉浸式感受到中國躍動的脈搏。

更因爲留學重慶,他們提升了面對未來的本領,能夠以更足的底氣、更強的信心,奔赴心中的“星辰大海”。

多維度的重慶引力

2023年底的一天,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展示中心,一羣留學生們駐足於一幅宏闊的壁掛沙盤前:中歐班列、陸海新通道、長江黃金水道在這裏交匯,飄揚的紅絲帶以重慶爲圓心出發,向着世界不斷延伸。

當日,“留學生看重慶”——2023來華留學生陸海新通道行主題活動舉行,來自印尼、馬來西亞、孟加拉國等國的30名留學生來到陸海新通道重慶無水港、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展示中心等地參觀。

以重慶爲“牽頭人”的陸海新通道,爲留學生們構建起與祖國和家鄉的關聯,打開一扇面向世界的新大門——

“陸海新通道促進了重慶和馬來西亞的經貿往來,讓我在重慶能喫到更多馬來西亞美食。”馬來西亞籍留學生王靖柔說。

“中國和印尼合作建設了高鐵,極大地活躍了當地經濟、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希望未來這樣的合作能夠越來越多。”印度尼西亞籍留學生郭安達表達了自己的願望。

重慶不沿邊、不靠海,何以成爲全球學子嚮往的“留學優選地”?

因爲重慶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中國中西部唯一的直轄市,也是國家中心城市、人口超3000萬的超大城市。深居內陸腹地,卻有着面向世界的遠大視野,開放包容的廣闊胸懷,通江達海的能力本領,紮實雄厚的現代產業。

因爲重慶有着或雄闊或旖旎的自然風光。萬里長江穿山劈峽,滾滾湧流,奔騰向東。天生三礄、天坑地縫,如此奇峻;歌樂靈音、縉嶺雲峽,無比秀美;黃葛晚渡、佛圖夜雨,鄉愁縈繞……天地間的靈氣在這裏匯聚,山水重慶,美麗之地。

因爲重慶有着厚重的城市底蘊。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慶府。“城門城門幾丈高,三十六丈高;騎馬馬坐轎轎,城門底下走一遭……”從一首童謠,可以窺見一座從歷史中走來的城。一幢幢老建築、一段段石板路、一棵棵黃葛樹,爲重慶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打上承載東方文明的時間烙印。

因爲重慶有着激揚的城市活力。它是8D魔幻之都,是“不得不去”的打卡地。兩江四岸夜色璀璨,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巴渝民居錯落有致;2萬多座大橋連山跨江,軌道列車“從春天開來”;半空中,纜車悠悠而過;街巷裏,紅豔火鍋、麻辣小面熱氣騰騰……現代化與煙火氣交織,宜居之城,魅力重慶。

因爲重慶有着優質的教育資源和深厚的科技積澱。既有重慶大學、西南大學、西南政法大學、重慶醫科大學、重慶郵電大學等七十多所高校,也有全球知名高校在重慶設立的創新中心、實力企業建立的研學場所,數量多、實力強、領域廣,優中選優,“總有一款適合你”。

江流自古書巴字,山色今朝畫巨然。重慶卓爾不凡的城市吸引力,便是這多個維度的集成。

闊步邁向國際化大都市、科教強市的重慶,堅持推動來華留學工作提質增效,正大力實施“留學重慶行動計劃”,形成良好的發展態勢——

去年,全市國際學生規模接近8000人,生源國別超過130個,越來越多的留學生愛上了重慶。這座城市,不僅是他們孜孜求學之地,也成爲他們一生難忘的“第二故鄉”。

更多彩的事業夢想

4月21日,遠在萬里之外的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市,坦桑尼亞魯班工坊內響起一片歡聲。

作爲魯班工坊阿爾迪大學坊內實訓基地的項目負責人,彼得·琳達協助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土木工程學院李紅立教授指導學員們完成BIM設計。

彼得·琳達是受益於重慶政府外國留學生市長獎學金絲路項目的當地教師。今年初,該工坊被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認定爲國家級魯班工坊運營項目。

這是重慶技術“出海”的一個案例,更是重慶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的縮影。聚焦“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提供“中國方案”和“重慶智慧”,是留學重慶行動計劃的重要方向。

據估算,2023年,從“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到重慶的留學生佔比約爲80%。稍近的,來自泰國、韓國、越南、老撾等國;遠些的,來自俄羅斯、蒙古等國;更遠的,則來自遠隔重洋的智利、祕魯、埃及、烏干達等國。

成千上萬留學生的足跡,映照着新的時代。由來千年的陸上和海上絲路,煥發出新的活力。

爲了實現心中的夢想,爲了創造美好的未來,留學生們來到中國、來到重慶。不管是學文科還是學工科,不管是醫學、管理學還是教育學、經濟學,他們以留學重慶爲人生的新起點,奔赴壯闊無垠的“星辰大海”——

重慶醫科大學印度尼西亞籍留學生Bryan Richard Sasmita的中文名叫“方一順”,“這個名字源於中國最流行的祝福語‘一帆風順’。”方一順18歲到重慶讀醫學本科,再到碩士、博士,他的“人生列車”在重慶馳騁了足足10年。

“誠然,每一個車站對我們的人生產生了或大或小、不同的影響。但我確定,‘重慶醫科大學站’是我人生中最珍貴而難忘的車站之一。”方一順說,在留學重慶的10年裏,他學會了如何做一名好醫生,一個好人,一個能更好地實現人生和社會價值的人。

火遍贊比亞的音樂專輯《東行漫曲》中,“重慶元素”處處可見。專輯的作者是西南大學贊比亞籍留學生Gift Muyunda。他精彩的人生同樣始自重慶:2017年到重慶留學,已拿到碩士學位,現正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曾獲贊比亞駐華大使館授予的“最佳青年領袖獎”和國家留學基金委授予的“優秀來華留學生”稱號。

“我一定要在重慶好好完成學業,不錯過每一次課和每一次活動。”緬甸外交部禮賓司司長呂真才(Zaw Linn Oo)在中國工作了十幾年,曾任緬甸駐重慶總領事。目前,他在西南政法大學就讀東盟英才博士學位班,每學期都提前安排好工作,按時返校。

“在重慶,我收穫了很多……”重慶大學也門籍留學生艾布迪說。艾布迪對在重慶陸海國際傳播公益基金會的實習經歷記憶尤深,通過參與鷹飛之城、陸海之約、大足石刻保護與傳播等項目,完成許多高質量的視頻創作,獲得多個獎項。這些經歷爲他完成電影製作、國際傳播、文化交流提供了不少機會。

來時,正年少,躊躇滿志;歸時,正當年,意氣風發。

重慶交通大學貝寧籍留學生陳帝,是地地道道的非洲小夥。在貝寧讀完本科後,陳帝耗時兩年過了語言關,終於考上心心念唸的重慶交通大學道路與鐵路工程專業研究生——“這是祖國急需的專業”。

這名CCTV“漢語橋”在華留學生漢語大賽金獎得主,目前在中國葛洲壩集團工作。在一次分享會上,陳帝對他的學弟學妹們說:我的人生夢想,是從重慶、從中國放飛的。

更堅定的前行步伐

“歡迎來到中國重慶學習,首先給大家介紹中國的出境入境管理法、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條例……”每逢重慶各高校外籍留學生入學高峯期,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的工作人員便要忙碌一番。

來自摩洛哥的西南大學外籍新生妙筆(音)說:“我是第一次來中國,聽了警官們的介紹,我對中國的法律有了進一步瞭解”“在學校就可以辦理簽證面籤,非常方便,謝謝警官們。”來自俄羅斯的重慶大學留學生羅安棋(音)說。

對於不遠萬里而來的海外學子們,重慶也釋放出最大熱情,提供最有力度的支持——

重慶市教委聯合市政府外辦、市公安局等有關部門,制定了招收和培養國際學生的管理辦法,印發了國際學生勤工助學工作指引,實現國際學生招生、入學、培養、畢業、就業全鏈條規範化管理,構建起政府、學校、企業多元投入的來華留學獎學金支持體系,不斷完善來華留學教育質量監督保障機制,持續優化金融、通信、醫療、交通、出入境服務,營造宜居樂學的國際化留學環境。

一條條政策、一樁樁舉措,無不彰顯重慶的開放態度。從中,留學生們能觸摸到“第二故鄉”有力的城市脈動,感受到與“老家”一樣的城市溫度。

開放之路,進無止境。魅力重慶,永遠向海外學子們敞開懷抱。

按照相關規劃,重慶將在教育教學質量、特色品牌活動、服務支持保障等方面持續發力,促進外國留學生全面融入新重慶生活,努力打造世界各國優秀青年來華留學目的地和學成就業優選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