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以来,又有7家北交所公司收到了年报问询函。企业的业绩备受关注,多家公司被问到去年业绩下滑的原因。而2023年营收翻倍的旭杰科技,其营业收入增长、毛利率下滑的原因同样受关注。

除了业绩之外,北交所公司去年的应收账款、债务情况、存货、研发费用,及员工人数等项目,均受到关注。其中,东和新材被要求说明公司研发人员中专科及以下占比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

业绩毛利率备受关注

继华阳变速、生物谷等6家公司之后,本周以来凯添燃气、旭杰科技等7家也收到了北交所下发的年报问询函,企业的经营业绩、毛利率等财务指标备受关注。

年报问询函指出,凯添燃气2023年综合毛利率为20.21%,同比下降3.03个百分点。分产品看,燃气销售业务毛利率为14.30%,同比下降3.13个百分点,公司解释主要是为完成冬季居民保供任务,采购大量LNG作为补充气源;燃气安装业务毛利率为44.89%,同比下降18.5个百分点。公司解释主要是去年宁夏“6・21”安全事故发生后,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要求,开展居民用户三件套安装工作,公司投入相应人力物力,使得该项目无利润。

公司因此被要求结合天然气销售和采购定价政策,按照天然气类别拆分列示(CNG、LNG等)毛利率;说明为保供任务采购LNG并销售天然气的毛利率,2023年后是否持续存在为保供任务采购LNG并销售的情形,如是,请说明期后该业务毛利率是否有所改善。

辰光医疗业绩的波动受到关注。年报问询函指出,2021年度至2023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96亿元、1.88亿元、1.66亿元,同比变动分别为37.69%、-4.25%,-11.80%,公司营业收入自2022年上市以来呈持续下滑趋势;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424.37万元、2348.23万元、-1178.27万元,2023年度净利润由盈转亏。2024第一季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5.55万元,同比下降91.35%。

公司被要求结合市场需求、产品销量、订单单价、同行业可比公司收入变动情况等,说明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2021年度大幅增加、自上市后持续下滑的原因,是否存在跨期确认收入的情形;辰光医疗还被要求说明公司净利润2024年第一季度大幅下滑的原因,是否影响公司可持续经营能力,并说明公司拟采取或已采取的应对措施。

长虹能源和东和新材去年营收下滑和毛利率降低均受到关注。年报问询函指出,2023年东和新材营业收入为6.36亿元,同比下降6.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57.58万元,同比下降44.88%。公司毛利率30.23%,上年同期为32.58%。

东和新材被要求结合市场环境、行业发展、原材料和销售价格变动、内外销等因素,说明公司营业收入及毛利率下滑的原因;公司还被要求比较各产品的毛利率及变动情况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差异情况,并说明具体原因; 说明报告期第四季度营业收入最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最低的原因和合理性。

而去年营收大增、净利润扭亏为盈的旭杰科技,也同样被问到经营业绩相关问题。年报问询函指出,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7.82亿元,同比增长127.05%,其中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于分布式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光伏电站EPC服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0.14万元,上期为-2357.89万元;本期综合毛利率为15.40%,上期为16.05%。

旭杰科技被要求结合市场环境、行业发展、客户合同履行情况、原材料和销售价格变动等因素,说明公司营业收入增长、毛利率下滑的原因,是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较大差异及其原因;公司还被要求说明分布式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光伏电站EPC服务毛利率较低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降低价格扩大销售收入的情形。

还有这些项目受关注

除了业绩之外,还有存货、债务情况、应收账款、商誉减值及业绩承诺等多个项目受到关注。

年报问询函指出,2023年期末,东和新材存货账面价值2.84亿元,较期初增加75.36%。其中,原材料账面价值1.31亿元,较期初增加103.90%,存货跌价准备105.11万元;发出商品账面价值699.12万元,存货跌价准备2.30万元;库存商品账面价值1.35亿元,较期初增加80.98%,存货跌价准备133.35万元;周转材料、在产品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公司存货周转率为1.97,2021年、2022年分别为2.97、2.82。

东和新材因此被要求说明存货金额大幅上涨的原因和合理性,结合原材料投入、能源消耗情况和公司本年产品销售情况,说明期末存货规模是否与公司产销规模相匹配;并结合存货构成明细、性质特点、库龄、在手订单、期后产品销售价格和原材料价格变动等情况,说明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充分性,与同行业相比是否存在明显差异。

东和新材还被问到关于员工人数的问题。年报问询函指出,2023年期末,公司员工总数742人,期初为663人,本期新增221人,减少142人。其中生产人员期末人数为546人,期初为480人,本期新增192人,本期减少126人。公司报告期末研发人员62人,其中专科及以下57人,占比91.94%。

公司被要求结合行业特点、业务开展情况、同行业可比公司等因素,分员工类别说明报告期员工人数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劳动纠纷或潜在风险,公司生产经营是否受到影响及应对措施;并说明公司研发人员中专科及以下占比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

艾能聚被问及关于存货减值的问题。年报问询函指出,公司存货2023年年末账面余额为1300.2万元,较期初下降61.5%。公司本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32.66万元,其中对库存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15.9万元。

公司被要求结合市场环境、收入变化、订单变化等情况,说明存货期末账面余额大幅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并说明存货期末盘点情况,包括但不限于盘点时间、盘点人员、盘点比例、账实相符情况等;公司还被要求结合原材料价格波动、库存商品状态等情况,分存货类别说明判断存货2023年末存在减值迹象的依据、可变现净值的计算过程,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是否准确,是否存在前期未充分计提减值损失的情形。

艾能聚的应收款项同样受到关注。年报问询函指出,公司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合计为9684.15万元,较期初增长19.22%。应收款项期末余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8.09%,期初为18.77%。

公司被要求结合业务模式、结算模式、信用政策、回款情况等,说明在2023年收入下降的情况下,应收款项期末余额及占营业收入比例较期初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延长信用期限扩大销售的情况。公司还被要求列示重要应收账款期后回款情况,说明相关款项是否存在回款风险,以及公司已采取及拟采取的措施。

旭杰科技也被问及应收账款相关问题。根据年报问询函,2023年期末,公司应收账款金额5.57亿元,同比增长64.37%,占总资产的比重为59.14%,上年同期为52.81%,主要是公司分布式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收入大幅增长,相应的应收账款增长所致。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12.52%,上年同期为14.18%。

公司被要求说明对分布式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客户的信用政策是否得到严格执行,是否存在对客户延长信用期的情况,应收款项是否逾期,如是,说明期末应收账款逾期情况,包括不限于客户名称、结算政策、金额、逾期原因、逾期时间、计提的坏账准备情况,同时说明截止回复日应收账款的回款情况,以及已采取或拟采取的催收政策。

年报问询函同时指出旭杰科技关于债务的情况:2023年期末公司短期借款1.94亿元,较期初增长43.16%,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934.01万元,同比增长76.73%,其他流动负债1872.65万元,同比增长187.96%,应付账款3.08亿元,同比增长132.32%。公司货币资金合计7796.71万元。

公司被要求梳理未来一年内到期债务情况,结合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应收款项的回款情况、货币资金等说明公司偿债能力是否充足;此外,说明应付款项是否存在逾期情形,如存在,请说明具体情况,包括不限于供应商名称、金额、逾期原因、逾期时间及期后付款情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