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以來,又有7家北交所公司收到了年報問詢函。企業的業績備受關注,多家公司被問到去年業績下滑的原因。而2023年營收翻倍的旭傑科技,其營業收入增長、毛利率下滑的原因同樣受關注。

除了業績之外,北交所公司去年的應收賬款、債務情況、存貨、研發費用,及員工人數等項目,均受到關注。其中,東和新材被要求說明公司研發人員中專科及以下佔比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

業績毛利率備受關注

繼華陽變速、生物谷等6家公司之後,本週以來凱添燃氣、旭傑科技等7家也收到了北交所下發的年報問詢函,企業的經營業績、毛利率等財務指標備受關注。

年報問詢函指出,凱添燃氣2023年綜合毛利率爲20.21%,同比下降3.03個百分點。分產品看,燃氣銷售業務毛利率爲14.30%,同比下降3.13個百分點,公司解釋主要是爲完成冬季居民保供任務,採購大量LNG作爲補充氣源;燃氣安裝業務毛利率爲44.89%,同比下降18.5個百分點。公司解釋主要是去年寧夏“6・21”安全事故發生後,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要求,開展居民用戶三件套安裝工作,公司投入相應人力物力,使得該項目無利潤。

公司因此被要求結合天然氣銷售和採購定價政策,按照天然氣類別拆分列示(CNG、LNG等)毛利率;說明爲保供任務採購LNG並銷售天然氣的毛利率,2023年後是否持續存在爲保供任務採購LNG並銷售的情形,如是,請說明期後該業務毛利率是否有所改善。

辰光醫療業績的波動受到關注。年報問詢函指出,2021年度至2023年度,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爲1.96億元、1.88億元、1.66億元,同比變動分別爲37.69%、-4.25%,-11.80%,公司營業收入自2022年上市以來呈持續下滑趨勢;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爲2424.37萬元、2348.23萬元、-1178.27萬元,2023年度淨利潤由盈轉虧。2024第一季度,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05.55萬元,同比下降91.35%。

公司被要求結合市場需求、產品銷量、訂單單價、同行業可比公司收入變動情況等,說明公司營業收入增長率2021年度大幅增加、自上市後持續下滑的原因,是否存在跨期確認收入的情形;辰光醫療還被要求說明公司淨利潤2024年第一季度大幅下滑的原因,是否影響公司可持續經營能力,並說明公司擬採取或已採取的應對措施。

長虹能源和東和新材去年營收下滑和毛利率降低均受到關注。年報問詢函指出,2023年東和新材營業收入爲6.36億元,同比下降6.4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157.58萬元,同比下降44.88%。公司毛利率30.23%,上年同期爲32.58%。

東和新材被要求結合市場環境、行業發展、原材料和銷售價格變動、內外銷等因素,說明公司營業收入及毛利率下滑的原因;公司還被要求比較各產品的毛利率及變動情況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差異情況,並說明具體原因; 說明報告期第四季度營業收入最高、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最低的原因和合理性。

而去年營收大增、淨利潤扭虧爲盈的旭傑科技,也同樣被問到經營業績相關問題。年報問詢函指出,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爲7.82億元,同比增長127.05%,其中收入增長主要來自於分佈式光伏電站系統集成業務-光伏電站EPC服務。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70.14萬元,上期爲-2357.89萬元;本期綜合毛利率爲15.40%,上期爲16.05%。

旭傑科技被要求結合市場環境、行業發展、客戶合同履行情況、原材料和銷售價格變動等因素,說明公司營業收入增長、毛利率下滑的原因,是否與同行業可比公司存在較大差異及其原因;公司還被要求說明分佈式光伏電站系統集成業務—光伏電站EPC服務毛利率較低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降低價格擴大銷售收入的情形。

還有這些項目受關注

除了業績之外,還有存貨、債務情況、應收賬款、商譽減值及業績承諾等多個項目受到關注。

年報問詢函指出,2023年期末,東和新材存貨賬面價值2.84億元,較期初增加75.36%。其中,原材料賬面價值1.31億元,較期初增加103.90%,存貨跌價準備105.11萬元;發出商品賬面價值699.12萬元,存貨跌價準備2.30萬元;庫存商品賬面價值1.35億元,較期初增加80.98%,存貨跌價準備133.35萬元;週轉材料、在產品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公司存貨週轉率爲1.97,2021年、2022年分別爲2.97、2.82。

東和新材因此被要求說明存貨金額大幅上漲的原因和合理性,結合原材料投入、能源消耗情況和公司本年產品銷售情況,說明期末存貨規模是否與公司產銷規模相匹配;並結合存貨構成明細、性質特點、庫齡、在手訂單、期後產品銷售價格和原材料價格變動等情況,說明存貨跌價準備計提的充分性,與同行業相比是否存在明顯差異。

東和新材還被問到關於員工人數的問題。年報問詢函指出,2023年期末,公司員工總數742人,期初爲663人,本期新增221人,減少142人。其中生產人員期末人數爲546人,期初爲480人,本期新增192人,本期減少126人。公司報告期末研發人員62人,其中專科及以下57人,佔比91.94%。

公司被要求結合行業特點、業務開展情況、同行業可比公司等因素,分員工類別說明報告期員工人數大幅變動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勞動糾紛或潛在風險,公司生產經營是否受到影響及應對措施;並說明公司研發人員中專科及以下佔比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

艾能聚被問及關於存貨減值的問題。年報問詢函指出,公司存貨2023年年末賬面餘額爲1300.2萬元,較期初下降61.5%。公司本期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32.66萬元,其中對庫存商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15.9萬元。

公司被要求結合市場環境、收入變化、訂單變化等情況,說明存貨期末賬面餘額大幅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並說明存貨期末盤點情況,包括但不限於盤點時間、盤點人員、盤點比例、賬實相符情況等;公司還被要求結合原材料價格波動、庫存商品狀態等情況,分存貨類別說明判斷存貨2023年末存在減值跡象的依據、可變現淨值的計算過程,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是否準確,是否存在前期未充分計提減值損失的情形。

艾能聚的應收款項同樣受到關注。年報問詢函指出,公司應收賬款、應收款項融資期末餘額合計爲9684.15萬元,較期初增長19.22%。應收款項期末餘額佔營業收入比例爲28.09%,期初爲18.77%。

公司被要求結合業務模式、結算模式、信用政策、回款情況等,說明在2023年收入下降的情況下,應收款項期末餘額及佔營業收入比例較期初增長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延長信用期限擴大銷售的情況。公司還被要求列示重要應收賬款期後回款情況,說明相關款項是否存在回款風險,以及公司已採取及擬採取的措施。

旭傑科技也被問及應收賬款相關問題。根據年報問詢函,2023年期末,公司應收賬款金額5.57億元,同比增長64.37%,佔總資產的比重爲59.14%,上年同期爲52.81%,主要是公司分佈式光伏電站系統集成業務收入大幅增長,相應的應收賬款增長所致。公司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計提比例爲12.52%,上年同期爲14.18%。

公司被要求說明對分佈式光伏電站系統集成業務客戶的信用政策是否得到嚴格執行,是否存在對客戶延長信用期的情況,應收款項是否逾期,如是,說明期末應收賬款逾期情況,包括不限於客戶名稱、結算政策、金額、逾期原因、逾期時間、計提的壞賬準備情況,同時說明截止回覆日應收賬款的回款情況,以及已採取或擬採取的催收政策。

年報問詢函同時指出旭傑科技關於債務的情況:2023年期末公司短期借款1.94億元,較期初增長43.16%,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爲1934.01萬元,同比增長76.73%,其他流動負債1872.65萬元,同比增長187.96%,應付賬款3.08億元,同比增長132.32%。公司貨幣資金合計7796.71萬元。

公司被要求梳理未來一年內到期債務情況,結合公司債務期限結構、應收款項的回款情況、貨幣資金等說明公司償債能力是否充足;此外,說明應付款項是否存在逾期情形,如存在,請說明具體情況,包括不限於供應商名稱、金額、逾期原因、逾期時間及期後付款情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