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作繁忙,我和伴侣已经连续两年在工作地过年,未能回到婆婆家团聚。我对婆婆的烹饪手艺思念不已,那独特的味道让我心驰神往。每当回想起婆婆做的客家酿豆腐、猪肚鸡和糖醋排骨等美味佳肴,我的味蕾便忍不住跳动。除了这些拿手菜,婆婆还擅长制作各种腊味,如腊肉、腊肠、腊鸡,以及肉丸、鱼丸等美味小吃。我们都非常期待能够早日回到老家,再次品尝婆婆的手艺,享受家的温暖与美味。

两天后,我们收到了婆婆亲手制作的美食包裹,其中包括腊肠、腊肉、腐皮卷、鱼丸和肉丸等美味佳肴。这些地道的食物不仅满足了我们的口腹之欲,更勾起了我们对婆婆的深深思念。

许多人在冬至前喜欢晒腊肉,我婆婆晒的腊肉独特之处在于其调料极简,仅用米酒和盐调味,却能凸显出土猪肉的鲜美。晒好的腊肉用途广泛,既可以做成腊味煲仔饭,又适合搭配荷兰豆、芹菜等蔬菜炒制,还可以用来蒸芋头,风味独特。最近,我丈夫跟随婆婆学习了炒腊肉的方法,他烹制出的腊肉咸香可口,令人回味无穷。当我好奇地询问他的烹饪秘诀时,他笑着指出,我过去炒腊肉时常常忽略了一个重要步骤——煮腊肉。他还透露,这次炒制时搭配了蒜苗,并加入了一个特别的调料,承诺下次再用蒜苗炒腊肉时让我仔细观察。

本次我要分享的大蒜炒腊肉,出自我的丈夫之手。我记录下了他制作这道菜的全过程,以供大家观看学习。现在,请允许我为大家总结一下制作方法。

【蒜苗炒腊肉】

【食材】腊肉一大块,蒜苗500克,豆豉数粒,小米椒2只,

适量的盐和生抽,再添入少许米酒调味。

【做法】

首先,选择用于炒制的腊肉,理想的腊肉应肥瘦适中,此处我们选用的是腊肉的中段部位。腊肉的制作材料为五花肉,经过晒干后,其两端通常会含有较多肥肉,而中段部位则呈现出肥瘦相间的特点。

在第二步中,我们首先需要将炒锅中的水烧开,然后放入腊肉进行煮制。使用中火煮约15分钟,这样可以使腊肉中的多余油脂被去除,同时煮制的过程也有助于缩短后续炒制腊肉的时间。通过这样的处理,炒出来的腊肉口感不会过于干燥,更加美味可口。

第三步,处理蒜苗的同时,煮着腊肉。蒜苗,又称青蒜,以鲜嫩、青绿为佳。将蒜苗的头尾切除,接着把其白色与青色部分分离。

腊肉煮好后,应先用冷水冲洗,再切成薄片。随后,在炒锅中放入油,与腊肉一同煸炒,直至腊肉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第五步,将豆豉和米酒加入锅中,与腊肉一起翻炒。随后,将蒜苗的白色部分加入锅中,与腊肉和豆豉米酒一同煸炒片刻,使香味充分融合。

第六步是将蒜苗的白色部分炒至熟透,随后将绿色叶子部分加入锅中。加入生抽和小米椒进行煸炒,炒至食材完全熟透,即可将其装盘享用。

腊肉烹饪前不宜直接切片炒制,而应先经过煮制再炒。这样做可使腊肉肥而不腻,味道更加鲜香可口。

第二道菜,我们选用了豆豉和蒜苗来炒制腊肉。豆豉,这款广东菜中常用的调味料,为整道菜增添了独特的香气,您可以在超市轻松购得。在烹饪过程中,蒜苗被巧妙地分为两部分处理。这是因为蒜苗的白色部分需要更长时间的翻炒,而绿色的叶子则不宜过久。通过分次加入蒜苗,我们确保每一部分食材都能达到理想的烹饪程度,从而保持其最佳口感。

第三,在烹饪时,小米椒的用量完全可以根据个人对辣度的接受程度进行调整。由于我们的口味不太能吃辣,所以通常在菜肴中加入两只小米椒就能感受到足够的辣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