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燕燕 殷自穎 閆雅茹 冀佳佳 趙奇 鄭州市鄭東新區永嘉第二幼兒園

新時代人們逐漸意識到家庭和學校作爲教育的兩個重要主體,應該相互合作、互相支持,共同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成長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條件。幼兒教育是學前教育的開端,在國民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幫助幼兒更好地啓蒙,爲個人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學齡前幼兒在幼兒園學習過程中更需要家庭和學校的共同參與,真正實現幼兒全面、健康、快樂地成長。

一、家校共育的必要性

家校共育在幼兒教育階段非常重要,能夠爲幼兒提供更加全面、豐富的教育資源和環境,確保幼兒在認知、情感、社交和身體等多方面得到均衡發展。家長和教師可以共同關注幼兒的興趣愛好、特長和潛能,提供個性化教育支持,幫助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形成教育合力。家庭和學校在幼兒教育中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通過家校共育,家長和教師可以互相學習、互相支持,共同促進幼兒的成長。家庭和學校在幼兒行爲習慣和價值觀的形成過程中具有重要影響,通過家校共育,家長和教師可以共同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

二、家校共育創新實踐探索

(一)微型家長會

課題組所在幼兒園實行一對二微型家長會,這種一名教師面對最多兩名家長的家校交流形式,既能實現家校之間的交流,也能滿足家長之間的溝通,實現了形式、內容和效率上的創新。

一是形式更加新穎。以往幼兒園召開家長會都是教師在臺上講,家長在臺下聽,缺乏充分溝通和高效交流。一對二的家長會模式,能夠爲教師與家長營造寬鬆充足的交流機會,搭建更加科學的交流平臺,這樣既能夠讓家長更加充分地瞭解學校、瞭解孩子,也能夠有更多的精力和空間與教師進行交流。

二是內容更加豐富。在一對二家長會上,家長能夠將育兒過程中的困惑與教師進行深入交流,培養孩子既要“提升素質”,又要“適度躺平”;既要適度“內卷”,也要反對“填鴨”。當幼兒園的教育體系、教學環境、師資力量已經能夠完成社會和家庭對孩子發育和培養的基礎要求,家長便無需在孩子的學校教育方面過度焦慮。

三是交流更加高效。這種一對二的微型家長會形式,與其說是家長會,不如說是交流會,教師和家長能夠更加放鬆地進行交流。平時教師帶班工作繁忙,放學後家長忙於照顧幼兒,難以與教師進行深入交流,通過一對二家長會,家長能夠對學校的教育理念進行更加全面的瞭解,可以增強家長對孩子發展的信心。

(二)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是中小學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要求突出學校和家庭對青少年和兒童的教育。課題組所在幼兒園充分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教學課程,深化家校協同,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家庭教育,探索在愛國主義教育實踐過程中,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爲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幼兒。幼兒教育最重要的是培養習慣、塑造性格,可能幼兒無法完全理解什麼是熱愛祖國、爲什麼要熱愛祖國,但通過升國旗、唱國歌等形式去帶動和影響幼兒,能夠獲得幼兒多元化的正向反饋。幼兒教育期間學生年齡小,對自己的認知、對周邊人和事物的感知可能都不夠清晰完整,甚至是不準確的,因此家庭環境對愛國主義教育至關重要,學校與家庭共同發力,讓幼兒初步明白愛國的意義。幼兒園號召家長要掌握把生活事件轉化爲教育事件的能力,生活中處處有教育孩子的機會,家校共育、寓教於樂,才能真正讓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得到成長。

(三)托幼小一體化銜接

廣義的幼兒教育並非僅僅指的是幼兒園開展的教育,而是針對學齡前兒童,覆蓋學校與家庭的教育、保育、養育相結合的綜合體系。課題組所在幼兒園在家校共育理念下,積極推進教育環節的上下銜接,集中力量提升托幼一體化與幼小銜接水平,努力補齊3歲以下與6歲左右幼兒教育短板,實現0-6歲幼兒教育的有效融合。近年來,隨着城市建設的推進,課題組所在地區逐漸增加對幼兒教育和基礎教育的投入,新建了數十所幼兒園。教育部2021年發佈《關於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後,許多幼兒園逐漸重視幼小銜接教育,幼小銜接意識薄弱、機制不健全、教育分散等問題有所改善。但就課題組所在地區的調研情況而言,幼兒園尤其是公辦幼兒園中開設針對3歲以下幼兒托育教育課程的較少,幼兒教育階段向下銜接仍然較爲薄弱。課題組所在幼兒園率先開設托育班級,創新教育銜接體系,走在了地區前列。在托幼一體化與幼小銜接教育過程中,形成了教師反饋、家長分享、幼兒參與的家校共育新模式,進一步優化了托幼資源,促進了幼兒全面健康成長。

作品簡介:

本文由鄭州市鄭東新區永嘉第二幼兒園課題組完成,課題組由教師與家長代表組成。課題組組長:郭燕燕。成員:殷自穎、閆雅茹、冀佳佳、趙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