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婉瑩 廣西欽州浦北縣人民醫院

貧血是兒童時期較爲常見的血液系統疾病,不僅會對兒童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危害,還會影響兒童的神經系統發育。本文主要對小兒貧血相關知識進行介紹,幫助家長加深對小兒貧血的瞭解,並採取正確的方法預防小兒貧血的發生。

一、什麼是小兒貧血

貧血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綜合徵,指單位體積血液中紅細胞、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壓積低於正常值,或其中一項明顯低於正常值。由於年齡不同,兒童體內的血紅蛋白含量以及血紅細胞數量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兒童年齡越小,出現貧血表現的概率越高。一般而言,兒童在貧血後會出現皮膚(面、耳輪、手掌等)、黏膜(瞼結膜、口腔黏膜)及甲牀蒼白、易疲倦、毛髮乾枯、營養低下、體格發育遲緩等情況。

二、小兒貧血的常見原因

缺鐵性貧血。這是體內鐵元素缺乏導致血紅蛋白合成減少而引起的疾病。兒童通常因爲鐵攝入不足、鐵吸收障礙、鐵丟失過多等因素出現缺鐵性貧血,其中,因鐵元素攝入不足而貧血較爲常見。該病以嬰幼兒發病率爲最高,嚴重危害小兒健康。

再生障礙性貧血。這是骨髓有核細胞增生減低和外周血全血細胞減少導致的疾病。

溶血性貧血。該病由紅細胞內在異常或紅細胞外在因素引起,如地中海貧血、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症。

失血性貧血。該病由外傷或消化出血過多而引起。

巨幼紅細胞性貧血。這是由於維生素B12和(或)葉酸缺乏所致的大細胞性貧血。

三、兒童貧血的危害

小兒貧血雖然從表面上看是血紅蛋白低,常見表現多呈現在身體表面,但還會影響小兒各個系統及器官,危害兒童健康。

消化系統。小兒貧血會影響兒童的消化系統,導致兒童出現食慾減退、噁心、腹脹、便祕、異食癖、肝腫大等症狀。

神經系統。患兒常表現爲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易激動、頭痛、眼前有黑點或耳鳴等症狀。

呼吸及循環系統。患兒在貧血時會出現呼吸加速、心率加快、脈搏加強、心慌等情況,在嚴重貧血的時候還會出現缺氧情況,加重心臟負擔,甚至還會造成患兒心力衰竭。

免疫系統。小兒貧血還會導致兒童免疫功能降低,易感染病毒、細菌等並誘發相關疾病。

四、如何預防兒童貧血

(一)糾正偏食行爲

偏食的兒童通常會因爲偏食而無法保證每日攝入充足且全面的營養元素。因此,糾正孩子偏食行爲是預防小兒貧血的重要方法。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多進食富含鐵、維生素B12或葉酸的食物,如新鮮的蔬菜、水果、豆類和動物內臟等,有助於幫助孩子補充營養。

(二)補充維生素C

維生素C可促進鐵的吸收。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讓孩子食用維生素C含量較高的水果,如柚子、橘子等。

五、如何治療兒童貧血

治療兒童貧血的關鍵在於明確貧血病因,並結合病因對貧血情況進行鍼對性的治療。

(一)藥物治療

針對缺鐵性貧血的兒童,應當爲兒童補充鐵劑,常見的鐵劑有硫酸亞鐵、富馬酸亞鐵、琥珀酸亞鐵等。如果兒童存在重度貧血的情況,還應當與輸血治療相結合。鐵劑的補充通常需要持續到兒童血紅蛋白恢復正常後的1個月至2個月。同時,可以通過服用維生素C的方式加速兒童對鐵劑的吸收。需要注意的是,由於鐵劑會對兒童的胃腸道產生刺激,通常建議兒童在餐後服用。

針對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的兒童,家長需要爲兒童補充葉酸和(或)維生素B12。兒童在服用藥物後可能會出現腹脹、噁心等不良反應。

患有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兒童,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環孢菌素、雄激素司坦唑醇、達那唑等藥物,同時密切觀察自身情況,防止出現不良反應。

溶血性貧血是多病因引起的紅細胞壽命縮短或過早破壞,因此貧血較輕者根據病因進行治療,重度貧血患者需積極輸注紅細胞。

(二)手術治療

針對激素治療無效的免疫性溶血以及紅細胞形態異常導致貧血的兒童,通常需要採用脾切除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通過切除脾臟減少紅細胞破壞的方式改善貧血狀況。

針對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兒童,可以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該手術能夠徹底治癒再生障礙性貧血,但是手術價格較爲昂貴,配型也較爲困難。

總而言之,家長要重視兒童貧血,及時發現與干預,尋找貧血的病因,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降低貧血對兒童健康產生的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