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是嚴監管進行時!大浪淘沙,相信嚴監管之下的券業將迎來更加穩健且長足的發展。”從業近八年的某券商人士日前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新“國九條”頒佈後,多部門關於發展經濟、優化資本市場的政策持續推出。證監會近日發佈了關於修訂《關於加強上市證券公司監管的規定》的決定,本次修訂突出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明確要求上市證券公司努力迴歸本源、做優做強,切實擔負起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領頭羊”和“排頭兵”作用。

記者獲悉,上市券商對踐行“迴歸本源、做優做強”勁頭十足:一方面通過持續提升投行、資產管理、投研、投教等業務能力,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另一方面,堅持底線思維,嚴防業務風險,自覺壓實“看門人”職責。業內人士表示,預計未來上市券商在公司治理、合規經營等方面受到的監管將更爲嚴格,但這有利於持續優化行業生態,對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大有裨益。

● 本報記者 周璐璐 林倩

上市券商監管加強

上市證券公司監管新規再度升級。

證監會5月10日發佈了修訂後的《規定》,新規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國泰君安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劉欣琦介紹,主要修訂內容包括明確功能性定位、統籌規範融資行爲、健全公司治理、完善信息披露要求、提升投資者回報等。

具體而言,一是優化發展理念,統籌規範融資行爲。明確要求上市證券公司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要求證券公司IPO及再融資應合理確定融資規模和時機,嚴格規範資金用途,聚焦主責主業,審慎開展高資本消耗型業務,提升資金使用效率。二是健全公司治理,強化內部管控和風險管理要求。要求證券公司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架構,強化對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的規範,規範財務報表編制和披露,完善從業人員管理及長效激勵約束機制。三是完善信息披露要求,取消證券公司分類結果披露要求。四是提升投資者保護水平。進一步突出價值創造與股東回報,重視提高現金分紅水平,鼓勵形成實施股份回購的機制性安排,積極通過一年多次分紅及回購註銷的方式提升股東回報。

“《規定》旨在縮小我國上市券商與國際一流投行的差距。”劉欣琦表示,當前,我國上市證券公司仍面臨“大而不強”的問題,在發展理念、內控治理、投資者保護、信息披露等方面距離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標準和要求仍有較大差距。爲此,有必要根據當前的監管要求和行業發展形勢,對《規定》進一步修改完善。

華北某券商人士對記者表示,修訂後的《規定》在健全公司治理、強化內部管控和風險管理要求方面着墨良多。這就要求券商在經營過程中,除了注重規模和利潤增長,更要聚焦業務質量和風險管理。

據悉,《規定》於2009年由證監會發布,在此次修訂前,已分別於2010年和2020年進行修訂。業內人士稱,《規定》的多次修訂顯示了監管對證券行業發展態勢的關注和對未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決心。證監會也表示,將持續加強證券公司日常監管,強化執法問責,督促上市證券公司將《規定》的一系列新要求落實到位,並將實踐中好的經驗和做法向全行業輻射,促進證券行業機構高質量發展。

券商積極踐行做優做強

《規定》明確要求上市證券公司努力迴歸本源、做優做強,切實擔負起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領頭羊”和“排頭兵”作用。記者獲悉,券商對踐行“迴歸本源、做優做強”勁頭十足。

國金證券採取的打法是“以投行爲牽引,以研究爲驅動”。據國金證券介紹,從公司自身特點出發,將通過發揮投行的牽引作用,通過四個方面的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第一,投行保薦業務加強對上市公司“可投性”的關注。“我們要求投行從業人員除鞏固基礎的財務、法律知識體系外,更需要不斷加強對估值定價、保薦承銷能力的培養,進一步強化保薦業務中行業研究的驅動作用,增強價值發現能力。”第二,投行持續增強綜合服務能力建設,逐步完善跨體系業務聯動機制。第三,以現有國內客戶境外投資及併購業務爲抓手,穩步拓展跨境服務業務,積極研究通過投融資、財務顧問、跨境併購等專業服務助力中資企業“走出去”,提升企業跨境投融資便利化。第四,持續夯實公司的全面合規管理體系和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切實保障公司經營合規,業務風險可控。

“證券公司應自覺壓實‘看門人’職責。”西部證券表示,在保薦業務中,切實強化保薦機構對發行上市全過程的責任落實,加大發行保薦業務全鏈條監管力度,通過增強制度的穩定性及約束力,確保資本市場環境健康有序,提升投資者獲得感和資本市場穩定性。此外,堅持底線思維,建立健全保薦業務制度體系,細化項目承攬與立項、盡職調查、內核與材料報送、定價承銷以及持續督導等各環節的執業標準和操作流程,全面提高發行上市輔導質效。

國信證券則紮實開展“質量回報雙提升”行動,聚焦主責主業,嚴格把控風險,助力金融強國建設。一是發揮專業能力優勢,大力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二是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公司發展全局,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紮實推進各項業務轉型升級和管理提升;三是踐行以投資者爲本的理念,統籌好業務發展與股東回報的動態平衡,通過持續、穩定、科學的利潤分配政策,與投資者共享公司發展成果;四是夯實公司治理基礎,認真貫徹落實關於公司治理、內部控制、合規風控相關要求,持續提升規範運作水平,塑造良好的公司文化。

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在嚴監管持續的背景下,業內人士表示,預計未來上市券商在公司治理、合規經營等方面受到的監管將更爲嚴格,但這有利於持續優化行業生態,對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大有裨益。

“《規定》的發佈實施,將有利於督促和引導證券行業全面踐行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全面落實新‘國九條’的各項規定,全面提升服務實體經濟和服務投資者水平。”華西證券分析師羅惠洲坦言。

五礦證券非銀金融分析師徐豐羽表示,券商是連接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最重要的紐帶,《規定》強化了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職能,同時有利於投資者結構改善,引導資金流向新質生產力、國家戰略新興產業領域,促進國家產業轉型升級。

事實上,券商已紛紛通過加強自身功能性建設強化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華鑫證券表示,努力履行券商作爲中介機構的主體職責,將“金融報國”的主體職責紮紮實實地落到實踐層面。

記者瞭解到,近年來,華鑫證券立足科技券商的特色定位,不斷打造與強化金融科技優勢,尋找華鑫證券的轉型發展、特色發展之路。例如,投行業務緊跟政策導向,將金融資源向科技型創業、創新公司,新行業,新賽道傾斜,着力爲實體經濟與中小企業服務。在資產管理業務方面,華鑫證券構建資管、大經紀與財富管理深度融合大平臺,着力培育集綜合投資、交易、研究與協同服務於一體的生態環境,爲客戶資產提供有效的保值、增值手段。

華泰證券稱,將繼續堅守業務本源,始終把自身功能性建設放在首位,強化底線思維和風險管理能力,以投資者爲本,完善“一個華泰”客戶服務體系,深入佈局產業鏈上下游,聚焦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更好服務中長期資金入市,做好高質量上市公司的價值發現者和新質生產力的助力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