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宁夏日报

宁夏儿童福利院医疗康复中心:

康复一个孩子,解困一个家庭

本报见习记者 贺紫瑞

“一个6岁的男孩,来我们中心时走路摇摇晃晃,整天说要去上学。”5月14日,宁夏儿童福利院医疗康复中心康复治疗师付媛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是她成为康复治疗师的第十个年头,残障儿童乐乐(化名)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2020年,乐乐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宁夏儿童福利院医疗康复中心接受治疗,如今乐乐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

“乐乐是康复中心治愈特殊儿童的一个缩影,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促进特殊儿童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恢复,使其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宁夏儿童福利院医疗康复中心主任李立花说。

今年,宁夏儿童福利院医疗康复中心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获得这样的荣誉,靠的是什么呢?

“打造‘入户筛查、需求评定、康复治疗、家长培训、跟踪回访、辅具配置’六位一体的残障儿童康复服务模式,是我们工作创新的亮点。”李立花说。宁夏儿童福利院在做好全区儿童福利机构儿童康复工作的基础上,发挥医疗康复中心二级专科儿童康复医院的专业优势、设施优势、服务优势,整合团队,打造了一支由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特殊教育老师、矫形器装配工、社工师等7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儿童多专业合作的康复服务团队。建立了“医学康复、教育康复、社会康复、康复工程、职业康复”五大儿童康复领域,为各类残障儿童提供优质康复服务。

截至目前,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实地走访,筛查了2000多名残障儿童,帮助600多名母亲掌握康复技能、50多名儿童实现就业、100多名儿童走进校园、100多名儿童实现生活自理,努力实现“康复一个孩子,解困一个家庭”的目标。

六位一体的康复服务模式,为全面开展残障儿童母亲康复教育计划、拓展延伸后续家庭康复打牢了基础。

2016年,宁夏儿童福利院医疗康复中心实施残障儿童母亲康教培训计划。“该培训计划打破了以往只能在医院接受专业康复的方式,更注重家长在康复实践中的作用。”李立花说,中心要求家长全程参与孩子的康复服务过程,康复老师手把手教家长康复技能方法,同时,组织康复老师利用休息时间为家长集中开展理论和实操培训,安抚他们的紧张焦虑情绪,给他们讲解关于患者病情的科普知识。“残障儿童的康复是长期的、持续的,只有教会家长康复技能,才能实现持续康复。”李立花告诉记者。

2022年,宁夏儿童福利院医疗康复中心实施的“母亲康教免费培训计划”项目被中宣部评为“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中的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下一步,宁夏儿童福利院医疗康复中心将在吴忠市红寺堡区等地开展残障儿童母亲康教培训试点工作,将康复服务资源延伸至村(社区)有需求的残障儿童家庭,针对困难家庭的残障儿童,实施项目费用兜底,提供免费康复服务,尽最大可能减少患儿家庭康复成本和经济负担,提高残障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解决困境家庭实际困难,为残障儿童融入社会插上了希望的翅膀。

“我希望康复中心以后接收的孩子越来越少,愿每一个孩子都远离病痛,健康快乐地成长。”李立花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