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公安報

寧波成立新能源汽車產業知識產權刑事保護中心

多部門整合進駐 縮短備案申報時間

中心成立後,推行“吹哨”機制,將出口白名單企業申報、共享法庭、知產申請、快速預審、調查取證、糾紛調解、司法援助等多部門職能進行整合進駐,推出商業祕密侵權維權費用補償保險,進一步縮短知識產權備案和申報時間

本報訊 記者謝佳、通訊員徐超報道:近日,由浙江寧波公安主導的寧波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知識產權刑事保護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並實體化運作。中心將積極探索“企業吹哨、政府報到,部門吹哨、聯動部門報到”機制,加強與市場監管、檢法、海關等部門的協調聯動,整合政務服務、社會服務等資源,對企業提出的問題第一時間覈查處置。

寧波市是新能源汽車製造大市、強市,全市現有新能源汽車關聯企業5000家,其中上市企業36家、國家單項冠軍企業25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0家。面對資本市場、要素保障、科技實力競爭更加激烈的新形勢,個別新能源汽車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足、防範體系不健全。

爲有效保護新能源汽車產業知識產權,寧波公安積極探索新能源汽車產業知識產權刑事保護工作機制,完善行刑銜接制度,組建知產打擊隊、知產服務隊、知產專家隊三支隊伍,搭建寧波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知識產權刑事保護中心和寧波市知識產權刑事保護系統線下線上兩個平臺,與企業開展結對。同時,堅持“防在先、防爲要”理念,積極探索推廣商業祕密刑事風險預警感知系統,加大安全宣防工作力度,主動靠前爲企業開展體檢式、精準化服務,提高企業防範被侵害能力。

據介紹,寧波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知識產權刑事保護中心成立後,除了“吹哨”機制,寧波警方還會同檢法機關、市場監管、海關、律所協會等部門建立知識產權服務延伸機制,將出口白名單企業申報、共享法庭、知產申請、快速預審、調查取證、糾紛調解、司法援助等多部門職能進行整合進駐,推出商業祕密侵權維權費用補償保險,進一步縮短知識產權備案和申報時間,現在3至6個月內發明專利就可以獲得授權。

不僅如此,早在去年11月,寧波公安就在北侖區試點開展新能源汽車知識產權刑事一體化保護工作新機制。試點開展以來,寧波公安累計爲100餘家汽車零部件規上企業進行商密、網絡安全“體檢”,形成“風險感知—預警推送—幫扶整改”的風險防控閉環體系,備案企業實現了“零侵害、零發案、零受損”,得到了企業的廣泛好評。

“下一步,我們將依託‘專業+機制+大數據’,持續打造知產保護‘雲’平臺,設立知產監測、快速申報、安全體檢、增值服務、部門聯處、知產課堂六大模塊,努力幫助企業打造知產刑事保護健康體系,全面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知識產權刑事保護高地。”寧波市公安局北侖分局副局長瞿波介紹。

2023年,寧波警方共偵辦侵犯知識產權類案件173起,涉案價值1.14億元,抓獲犯罪嫌疑人361名,成功偵破侵犯知名新能源汽車企業商業祕密案等一系列大要案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