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大衆日報□ 本報記者 程芃芃

本報通訊員 曉麗 躍龍 仁超

今年母親節,鄒平市民政局開展了一場以“山高海深 寸草春暉”爲主題的“圍巾媽媽”沙龍座談活動。

活動中,部分“圍巾媽媽”就一年來困境兒童結對幫扶情況進行了交流:她們有的多次前往孩子家中,爲孩子送去生活物資,解決孩子生活難題;有的與孩子老師保持溝通,時常詢問孩子的在校情況,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不掉隊”;有的通過陪孩子讀書、帶孩子旅行等方式,讓孩子體會書本中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圍巾媽媽”對困境兒童的愛是不求回報的,而愛是雙向奔赴的,困境兒童對“圍巾媽媽”滿懷感激,提前爲她們準備了手寫信和鮮花。

今年是“圍巾媽媽”在鄒平走過的第四個年頭。三年來,鄒平市“圍巾媽媽”協會吸納了愛心成員單位30個,聚集會員150餘名,募捐善款善物約計30萬餘元,她們的腳步遍佈了全市所有鎮村,組織了50多次的關愛幫扶活動,結對幫扶困境兒童2000餘人次。在幫扶中,“圍巾媽媽”形成了“三化一體”的關愛模式,即始終以困境兒童爲中心,打造成員多元化、關愛立體化、賦能常態化的“圍巾媽媽”服務模式。

成員多元化,力量更充實。人員組成上,採取“夯實未保隊伍、充實職能力量、動員社會資源、融合志勇服務”的模式。吸納部分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成爲“圍巾媽媽”,落實每月走訪行動,掌握轄區內困境兒童的基本情況;吸納公安、檢察、衛健、教育、婦聯、團委等部門同志成爲“圍巾媽媽”,以解決問題爲導向,協助民政部門送返涉案困境兒童20餘人,臨時監護和救助困境兒童50餘人,落實困境兒童就醫就學10餘次;吸納社會愛心企業、團體及個人成爲“圍巾媽媽”成員單位或成員,實施“祝你生日快樂”孤困留守兒童生日蛋糕計劃、“光明未來”孤困留守兒童眼健康公益救助項目並開展“愛心護苗·益路同行”重點困境兒童暑期公益訓練營活動,“圍巾媽媽”與有需求的困境兒童實現一對一的結對幫扶;吸納“晨曦”志願服務隊員成爲“圍巾媽媽”,爲困境兒童提供“雲起晨曦 情暖未來”系列志願服務,衍生“繪本媽媽”“普法媽媽”“心理媽媽”爲困境兒童提供專業特長幫扶。

關愛立體化,幫扶更有效。在幫扶過程中,按照“智慧賦能、陣地打造、活動載體”的方式,使“圍巾媽媽”覆蓋更全面、服務更精準、幫扶更有效。依託未保智慧平臺暢通聯絡渠道,在尊重意願和保障隱私的基礎上,“圍巾媽媽”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和家庭情況選擇幫扶對象,使結對幫扶匹配更高效。依託未保工作站點打造“哆咪屋·農村兒童教育基地”“未檢向上·法治護航基地”“鋁谷兄弟·圍巾媽媽圓桌會”等陣地,“圍巾媽媽”更好陪伴困境兒童、交流幫扶心得。依託系列幫扶服務行動,使“圍巾媽媽”真正走入困境兒童內心:結合“我爲羣衆辦實事”活動,“圍巾媽媽”爲困境兒童送物資、獻愛心,從物質上幫扶孩子;通過“心理有你”困境兒童心理健康關愛行動,“圍巾媽媽”從心理上疏導孩子;通過“圓夢微心願·點亮新希望”活動,“圍巾媽媽”從需求上關注孩子;通過“星期電話”“陪讀打卡”,“圍巾媽媽”從情感上慰藉孩子。

常態化賦能,運行更持續。在發展壯大中,通過“業務提升、宣傳選樹、加強保障”等形式,使“圍巾媽媽”賦能更充分、幹勁更充足、運行更持續。聘請兒童工作經驗豐富的社會工作者、心理諮詢師、法律家庭教育指導師、法律工作者等師資爲“圍巾媽媽”開展多場培訓,全方面提升其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組織“未保知識擂臺賽”,“圍巾媽媽”在參與中得到提升鍛鍊;開展多期“最美‘圍巾媽媽’”“最美兒童主任”選樹活動,對入選者的事蹟進行展播;鏈接愛心企業捐款捐物,爲“圍巾媽媽”開展活動、走訪困境兒童提供支持保障。

一位困境兒童在信中這樣寫道:“在遇到您之前,我是無人問津的小花,遇到您之後,我得到愛的陽光雨露,是一朵幸福的花兒,由衷地感謝您,我的‘圍巾媽媽’”。“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一直在關心”,這也是“圍巾媽媽”存在和繼續的意義,讓更多的困境兒童成爲幸福的花兒,在溫暖和關愛中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