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人的基因里似乎深深地刻下了对烧饼的钟爱,这种美食在他们心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

在南京待了多少年,身边认识的南通人,不管吃了多少个鸭油酥烧饼,他们对南通烧饼的热爱始终无法改变。

每次小长假回南通,都要去寻找那家老字号的烧饼店,品尝一些正宗的南通烧饼是必须的,而且还得把几十个烧饼打包带回南京。

在心念相思之际,不妨将食欲之物储存起来,待到胃口来袭时,再放入烤箱中烘焙,以此寻求心灵上的慰藉。

老蔡的儿子,典型的南通人,胃口似乎与烧饼有着莫大的关联。

老蔡和他的妻子老缪都来自东部地区。老蔡是工厂退休人员,而老缪是一名退休教师。

他们已经在南京生活了20多年,每天都围绕着龙江河转悠,生活的核心始终是“照顾孙女”。

直到他们的孙女长大并出国念书,年近70岁的老两口才开始认真考虑如何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有意义。

南通烧饼店于两年前在南京东宝路与清江路交叉口向东100米处开业。

狭小的门脸上只有一个小烤烧饼缸炉,占据了大部分空间。

里面空间狭小,只够容纳一个操作台。

小小的烧饼店虽然规模不大,但其优点显而易见。

对于领着退休工资重新创业的老两口来说,每月两三千的房租开销,根本没有给他们经营的压力。

把烧饼制作变成了一种愉快的时间消遣活动。

虾籽烧饼是当地的特色,尤其在东临海岸的地区。

将熟面和猪油混合成油酥,然后包入虾籽、油渣和萝卜丝拌匀的馅料。

涂抹水在表面,然后涂抹上芝麻,并将其贴附在缸炉内壁进行烤制。

南通烧饼的忠实爱好者会认为,缸炉才是传统正统的做法,而电烤箱则被视为异端做法!

在炉边蹲下,等待烧饼两面轻微泛黄,迅速撕开,发现萝卜丝晶莹剔透,虾籽清晰可见。

相信我,这口咸香酥的诱人美味,没有一个南通人能够抗拒。

老蔡和老缪都已经年过七旬,他们守着一家烧饼小店,每天从早上6点半忙到晚上6点半才打烊。

东宝路上,小吃店比比皆是,早餐选择丰富多样。

因此,烧饼在下午反而更加受欢迎。

店里有桂花糖烧饼,这是甜食爱好者的另一个选择,除了虾籽烧饼。

老蔡曾经遇到一个来自泰州的人,他向他提出定做甜咸混合口味的龙虎斗。

当然,大部分前来品尝烧饼的客人都是来自南通的本地人。

可以这样说,老蔡南通烧饼店里聚集了大量南通人。

这些在南京生活的南通人,前来的唯一目的就是“享用烧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