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巴中日报巴中市第三中学初二·一班邓小溪

山村,静谧的空气使人有了几分倦意。步入竹林,人与竹俱醉山间。

空山褪去一身青翠,披上墨染的沉,只剩山头一片赤红的晕光。松间明月,石上清泉,这是王维留恋的空山。在这番宁静下,忽嗅兰香。

循香而去,一株亭亭的蕙兰,静立于爬满青苔的岩缝间。生在如此幽寂的山谷中,不细心还真难发现这洁白的生灵,在暗香浮动中闪着光。

她不急不躁,两片狭长的绿叶从石缝间抽出,轻轻舒展开来,优雅而从容。柔韧的枝茎努力向上挺着,如玉的花瓣点缀其间,仿佛从天而降的蝴蝶吻着花枝。她不如牡丹的热烈张扬,也没有金桂的娇小玲珑,高贵而淡雅地开着,就算无人知晓也毫不在意。

恍惚中,我似瞥见一位超凡脱俗的绝美仙姝,冷艳孤傲地立于风中。望着她的美丽,我忽有一丝遗憾,为的是她鲜为人知的美与深深的寂寞,是否应将她带回尘世,与世人共赏她的美丽、共享她的清香?

徘徊甚久,我终是否定了这个想法。兰花开放本就是为自己而开,她从不渴求世俗的眼光。爱默生说:“如果眼睛生来就是为了观看,那么美就是它们存在的理由。”兰花并不是虚掷她的美,而是独自享受这浮世清欢、细水流长。

不禁想起那避世而居的隐者,还有那遗世独立的高士,他们身陷污浊乱世,却保持着内心的澄澈高洁;他们避世幽居,无人问津,仍能保持内心的平和悠然;他们身处逆境穷途,亦能够潇洒达观。他们不就是那洁白的兰花吗?无论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始终静待清风,十里幽香。

空谷幽兰,从不因为无人欣赏就放弃自己的美丽与芬芳;人生在世,也不能因无人赞赏而放弃自己的纯真与善良。

做一枝孤傲的兰花,在一个高洁宁静的世界,等待清风轻拂,暗送兰香。(指导教师:蒋思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