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法治時報張建徵

整理內務,收拾物品,偶然在箱底翻出了一個手繪小碗,還是之前同事外地旅遊在當地市場買來送我的。一晃,這小小的一隻碗竟在身邊待了數年。再見是緣分,索性將其置於辦公室辦公電腦旁,當個擺設。

不承想,不出幾日,別針、燕尾夾等日常的雞零狗碎把小碗塞得滿滿當當。明明是件小手工,卻活生生被我當成了收納盒。同事們看見了,說什麼的都有,“高級”“物盡其用”,細想一層,它屬實承擔了原本不屬於它的“委屈”。於心不忍,我趕忙清理一番,拒絕盛放它物,保持“四大皆空”。伏案之餘順手把玩,遙想是哪位創造了它,是飽經滄桑的老人還是涉世未深的頑童?他(她)對它的創造是否滿意呢?不得而知,但這片刻臆想卻成了我極好的放鬆消遣,還給了我些許啓發和感想。

保持職業敬畏。民以食爲天,大到一國,小到一民,穿衣喫飯都是頭等大事。作爲普通人,我們同樣要以敬畏心善待自己的職業,善待自己的單位,珍惜工作機遇,因爲它不僅僅是“領工資”的地方,更是我們在平凡崗位上做出不平凡業績的保障。因此,我們要對得起付出,對得起自己,問心無愧端好自己的“飯碗”。

涵養“清零”心態。任何個體都生活在社會關係網之中,工作讓我們與他人產生交集、互動,特定的時空限制讓我們從陌生到了解,進而熟悉。不可否認,我們多數人都日復一日地重複着“昨天的故事”,習以爲常的工作流程、平淡無奇的工作內容都很容易讓人產生職業倦怠。對於法院工作而言,每一個案子都是鮮活的,對當事人都賦予着特定意義。作爲法院幹警,要時刻涵養“清零”心態、保持“空碗”思維,嚴謹審慎對待每一個司法案件、審理報告、工作方案,盡職盡責做好分內之事,在工作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素養。

品嚐哲理人生。存在即合理,千里外的手繪小碗到了我手上,作爲一份友情見證,被我賦予特別的情感價值,可謂盈樽海量情。於實用主義者而言,一隻碗的價值幾何往往是由其容量大小決定的,正所謂“有容乃大”,但轉念細想,一隻碗的容量不是由它的實物外在反而是它看不見摸不着的“空的”部分決定的,眼見不一定爲實。這提醒我們,要有辯證思維,做到“君子不器”,錘鍊品格、增長才幹,在恰當的時間、合適的地方,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有一分光就發一分熱,我們所在的位置就是立身之地,因爲我們今天怎樣,生活氛圍就怎樣,改變從自身開始,從手邊的事情做起,我想態度決定狀態,思路決定出路,萬事皆如此。

(作者單位: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法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