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宁夏日报

赵 霞

新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给图书馆的图书情报信息资源整合提供了便利,图书情报信息资源整合效率明显提升,能够更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文化需求。但当下图书情报信息资源整合仍存在思想观念落后、权责不明晰等现实问题,积极探索图书情报信息资源整合的优化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组建人才队伍,提高专业人员综合素质。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已经得到一定的满足,开始寻求精神方面的享受,这一现实诉求对从事图书情报信息资源整合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反观当下,从事图书情报信息资源整合相关工作的专业人才数量存在一定缺口,导致相关工作的开展受到诸多限制。由此,在人才队伍组建上应做到“开源节流”,吸引培养大量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一方面,要以引进专业人才的方式实现“开源”。应重点引进专业型技能人才,通过拓宽引进渠道、抓好人才优惠政策落地等手段,吸引大量专业人才专注服务于此,以满足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与此同时,要把引进的专业人才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实现人与岗的完美结合,以激发人才的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实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三重目标;另一方面,要以留住在职专业人员的方式实现“节流”。可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提供多元化的晋升渠道、配备专业化的设施设备等方式,推动在职人员不断自我提升。除此之外,可为就职人员提供专业化的培训机会,以培训的方式实现其能力提升,并在同行之间建立良性的沟通渠道,鼓励其在交流中汲取经验,为优化图书情报信息资源整合奠定基础。

改变旧有观念,构建专门资源共享平台。新媒体时代,图书情报信息资源整合和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工作人员改变旧有观念,利用互联网构建专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这不仅可为相关工作人员获取信息资源整合情况提供来源,也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渠道多样化、速度高效化、受众广泛化、方式便利化的目的。具体而言,平台的搭建首先要利用新媒体技术整理和分析用户需求和现有信息资源情况,为优化整合提供数据支撑。其次,平台要为用户提供信息查阅导航和检索功能,以提高用户的平台体验感。同时,应重点设置交流框,为使用者提供互动交流渠道。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科学分析平台用户的浏览记录,追踪各用户的信息需求和兴趣点,为优化图书情报信息资源整合提供数据依据。在技术的加持下,相关工作人员也应重视平台日常化管理和程序运行维护,并对平台输送的信息资源进行精细化审核,以确保平台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科学性。

明晰权责统一,建立有效资源保障机制。信息资源具有独立性的特点,但在处理具体问题时,会出现多个信息资源交叉利用的情况,这就可能导致图书情报信息资源整合出现工作权责不明、互相推诿责任的问题。对此,管理层应制定具体的管理方案,在方案中明确各层级图书情报资源机构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任务和所承担的权责,以保证权利与责任相统一,减少权责不明带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从而提高管理效率。与此同时,要积极建立有效的信息资源保障机制,以避免出现因信息资源界限分明而导致的资源浪费和管理困难问题。除此之外,图书情报部门应主动引进新技术,依托专业技术实现资源保障机制的顺利运行,从而为优化图书情报信息资源整合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明确整合方案,实现信息资源整合优化。新媒体时代,各种信息资源的获取方式和途径更加便利和多样,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需信息。为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就必须提出具体可行的整合方案。具体而言,要以“全面审核、统筹规划、总体建设”为宗旨,明确信息资源所属类型,分类整合、明确依据,指导相关管理人员对图书、情报、信息档案等进行规范化、流程化整理、录入、存储、保管和优化,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信息需求,降低用户寻找资源的时间成本,为优化信息资源整合工作提供重要依据。与此同时,基于对空间有限而信息资源数量庞大等现实因素的考虑,要强化新媒体技术运用,将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相结合,以减轻信息资源储存压力。

优化管理机制,提供运行所需专项资金。由于时代的发展,图书信息服务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部门管理机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积极优化管理机制以适应发展需求,实现图书情报信息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首先,要完善现有评价机制。根据图书情报信息资源整合优化工作的变动,积极完善和更新评价指标,为不断改善整合优化工作提供依据。其次,要建立系统反馈机制。在图书情报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中为用户提供使用反馈平台,并定期整理反馈意见,以用户意见为导向,积极作出改变,提高信息资源整合优化质量。最后,要加大资金投入。发挥政府主导力量,鼓励带动社会组织,加大对图书情报信息资源整合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物质保障。

(作者单位: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