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铜仁日报

当你身在襁褓,有人守护你平安成长,她的名字叫母亲。当你卧病在床,有人帮助你早日康复,她的名字叫护士。有这样一个群体,她们既是母亲,也是临床一线的护士,这样的双重身份,让她们有了一份共同的责任,那就是守护。

5月12日,是护士节。走进碧江区妇幼保健院产科,耳畔传来一阵阵新生儿的啼哭声,不由让人从心底萌生出对生命的敬畏。产科向来被誉为充满希望的科室,因为新生命从这里诞生,新希望从这里延续。

产科护士的工作忙碌而辛苦。孕产妇和婴儿的晨间护理、日常治疗、新生儿沐浴、按护理级别及时巡视病房、及时更换针药、母乳喂养健康指导及出院指导……这些都是产科护士们每天要重复做的工作。蔡蓉是碧江区妇幼保健院产科护士长,今年是她到产科的第9个年头。她从到产科工作至今,已迎接了5000多个新生命的到来。

产科每天充满喜悦地迎接新生命,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压力,看似循规蹈矩的工作,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错。因此,作为产科护士,不仅要胆大心细,更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巩固和学习护理知识,才能给予孕产妇及新生儿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我非常热爱这份工作,压力也就成了我的动力。每次听到这些新生儿的哭声,内心也非常的开心。我很热爱自己的这份职业,希望所有的宝宝都能够健康快乐成长!”蔡蓉说。

夏琴是碧江区妇幼保健院儿科的一名护士,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在儿科,除了听到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声,更常见的是患儿们因疾病、陌生环境带来的焦虑不安,以及对打针感到恐惧而哭闹不止。孩子哭闹不配合的时候,夏琴和她的同事们总是耐心解读孩子们的哭声,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她们用温暖的笑容和亲切的语言,为孩子们带去安慰和勇气,让他们在面对病痛时不再害怕。

儿科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患者大多年龄小、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针对这一情况,科室准备了一些色彩丰富、形状各异的小贴纸等小礼品,治疗时与患儿互动并予以鼓励。新奇的贴纸、轻柔的话语,有效缓解了患儿的哭闹,拉近了护士与患儿及家属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治疗效率。

“开始到儿科的时候我还有点担心,因为孩子都是家长的宝贝,害怕一次穿刺不成功,家长们不理解。我现在是一位‘准妈妈’,更能体会到家属的那种心情,也特别理解家长的那种感受。作为儿科护士,以后我一方面要学会多换位思考,多理解家长的心情,另一方面要多练、多学、多看、多请教,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让患儿得到很好的照顾。”夏琴表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