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5月19日世界炎症性肠病日,由《医师报》主办,艾伯维支持的“自在如风”炎症性肠病患者关爱活动在重庆市人民医院落地,旨在提升患者及公众对炎症性肠病的认识,鼓励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回归自在如风的生活。

重庆市人民医院将开展“以I之名,渝你同行 让我们live free 自在如风”为主题的线下患者沙龙活动,通过“以I破冰”“我I演说”“为I论道”等互动环节,从疾病管理的方方面面切实赋能患者回归“自在如风”的活力状态。“自在如风”炎症性肠病患者关爱活动日前落地了包括重庆市人民医院在内的全国十家重点医院。

炎症性肠病为特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甚至便血,肛瘘和肛周脓肿,其病因尚不明确,包含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几乎仅累及结肠,而克罗恩病可累及消化道的任何部位。中国炎症性肠病发病率近年来增加显著,且发病人群偏年轻化,发病高峰年龄为15-35岁。预计到2025年,中国炎症性肠病患者将达到150万人。作为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病情容易反复发作,患者在日常生活、出行、社交等方面都会受限。

目前尚未出现能够治愈炎症性肠病的方式,但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炎症性肠病的治疗目标也已经从最初的症状控制、减少激素使用和避免手术,逐步发展到更加注重患者的长期预后和生活质量。“炎症性肠病已经成为可控的慢性病,患者通过长期的治疗与良好的疾病管理可以回归正常的生活。”重庆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郭红教授表示,黏膜愈合是炎症性肠病治疗目标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打个比方,如果患者实现症状的缓解,可以达到60分,临床检验指标正常是70分,粪便钙卫蛋白正常是80分,黏膜愈合可以达到90分。因此,为了达成黏膜愈合的目标,患者需要疗效良好的药物来控制疾病,其包括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和新型口服小分子药物等。

郭红教授为患者献上“自在如风”的祝福/图源 重庆市人民医院

目前社会对炎症性肠病的认知度相对较低,甚至还存在很多误解。通过科普和患者关爱活动,可以让社会对炎症性肠病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资讯)

上游新闻 向娇

编辑:周晋羽责编:黄蔷审核:罗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