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是A股歷史上特殊的一個日子:1999年5月19日,中國股市突然爆發一輪多頭行情,那輪行情的最大特色是“熱錢效應”和中國股市對於當時國際金融市場“大牛市”產生的連動效應,史稱“519行情”。

這既是資本市場牛市的標誌,也是科技革命帶來生產力巨大提升的象徵。

今天,是“519行情”過去的第25年,歷史上只有一次這樣的行情嗎?其實,繼當年5月19日之後,A股史上還有這些符合“時間短、漲幅大”的隱藏式“5.19行情”。

第1次隱藏式“5.19行情”發生於1999年12月29日-2000年2月17日。“千禧年”之際,互聯網科技革命在全球範圍內掀起熱潮,也影響着中國股市。代表新興產業的深圳主板大幅上揚,深證成指、深證綜指25個交易日漲幅42.62%、39.80%,龍頭股“億安科技”(神州高鐵)更是以126.31元的股價,成爲中國股市首隻“百元股”。

第2次隱藏式“5.19行情”發生於2006年11月29日-2007年1月30日。人民幣升值、股權分置改革實施,兩大利好讓中國資本市場出現好局面。績優大藍籌迎來價值重估時代。其中,以“上證50”爲代表的績優大藍籌,短短2個月漲幅達68.89%。

第3次隱藏式“5.19行情”發生於2007年3月30日-2007年5月29日。股改成功、人民幣加速升值、央行加息,中國經濟步入“快車道”;上市公司業績爆炸式增長,助推中國股市走出了大牛行情。小盤小市值題材股主導的春季行情走高。這兩個月,深證成指、深證綜指漲幅分別爲58.99%、59.33%。

第4次隱藏式“5.19行情”發生於2007年7月6日-2007年9月4日。美國次債危機與國內貨幣政策適度從緊,令高估值題材股提前進入熊市。A股市場的價值窪地——績優大藍籌,推動A股主要大盤一枝獨秀。其中,上證50、深證成指不到2個月漲幅爲57.46%、56.93%。

第5次隱藏式“5.19行情”發生於2008年11月7日-2008年12月11日。國際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後,國內“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讓中國股市先於全球觸底回升,代表新興產業的中小板市場——中小板綜合指數,短短25天漲幅達44.87%。

第6次隱藏式“5.19行情”發生於2015年4月21日-6月3日。2015年央行多次降準降息,高新技術產業迎來“高光時刻”。創業板在成交數量、成交金額、市盈率、同期區間漲幅破了多項“紀錄”。其中,創業板低價股1個多月“消滅了”小於10元的個股(最低12.29元),創業板綜合指數31個交易日最大漲幅爲70.34%。

第7次隱藏式“5.19行情”發生於2015年9月30日-11月12日。隨着2015年8月26日央行降息降準,題材股經過1個月蓄勢後迎來了強勁的反彈行情。其中,新興產業領域的小微盤小市值次新股受到追捧,次新股指數1.5個月大漲54.32%。

第8次隱藏式“5.19行情”發生於2019年2月1日-3月12日。5G蓬勃發展、科創板註冊制提上日程,同時新一輪豬週期爲A股增動能。僅僅23個交易日,創業板指、創業板綜分別漲46.54%、44.58%,大批創業板低價股快速拉昇50%,豬肉板塊湧現出益生股份、新五豐等翻數倍的“牛股”。

第9次隱藏式“5.19行情”發生於2020年8月12日-9月9日。創業板註冊制時代到來,不到1個月,創業板低價股平均漲幅超過200%,彼時股價最低的向日葵漲到了6.65元,而天山生物更因12天11次漲停被譽爲“天山牛魔王”。

第10次隱藏式“5.19行情”發生於2024年2月8日-4月2日。小市值小微盤股在經歷了1個月下跌50%後,受央行降準的利好刺激回升。短短33個交易日,微盤股指數從1732.21點回升至2952.34點,區間漲幅達70.44%。

由此可見,A股市場並不缺少類似於“5.19”那樣激情昂揚的上漲行情,只是行情規模從“系統性”轉向了“結構性”,背後反映出實體經濟從“數量追求”到“質量提升”的客觀現實。

上游新聞記者 王也

編輯:饒治美    責編:蔣豔,張松濤    審覈:馮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