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张家界日报

邱德帅 吴阳

晚春入夏,桑植县走马坪白族乡走马坪村的党员群众忙着互帮互助,在田间地头进行农事作业。这是该乡党委、政府统筹指导各基层党组织扎实践行群众路线,创新推进“片—组—邻”联系服务群众“三长制”工作机制的一个缩影。

“用好‘三长制’,走好走马坪新时代群众路线,最关键的着力点就是把群众放在心坎里。”村党总支书记刘辉介绍,作为总人口达2000多人的山区大村,乡党委、政府选优配强平均年龄不到40岁的村“两委”班子,年轻化、实干型、战斗力强成为新标签,2023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5万元,多项基层工作考核成绩位居全乡前列。

据了解,该村因村制宜设置张家垭片区等5个片,由村“两委”班子兼任片长负责联系指导、传达惠民政策精神、规划推动片区发展。以村民小组为基础设置21个组,由村民小组长兼任组长,负责协调组内生产发展需求、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群众聚居屋场为主体设立51个邻长,具体协助左邻右舍的产业互帮、养老认证、矛盾调处等事宜。

“乡村振兴,产业为先。”近年来,走马坪村通过“三长制”一体推进土地流转、技术支持、市场对接等帮扶措施,先后培育职业稻农105人、发展优质稻500亩,培育职业烟农2个,发展烟叶300亩,有效提供“家门口就业”岗位超300个,职业化农民户均直接增收超1.2万元,务工村民户均直接增收近万元。该村还以每公斤8元以上的收购价统购统销农户优质稻米,最大限度让利群众、惠及群众。

“把群众放在心坎里,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就是走马坪白族乡‘三长制’机制夯实群众路线的根本宗旨。”走马坪白族乡党委书记曾光说,“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优化‘三长制’建设,激活基层治理‘红色引擎’,把实实在在的幸福送到老百姓家门口,让乡村发展更趋合理、更具活力、更有温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