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河池日報

補足民生設施 提升公共服務 優化資金保障

環江穩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環江訊 近年來,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堅定“以人爲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發展理念,尤其是去年以來,大力推進以縣城爲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專項行動,持續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弱項,不斷完善服務功能,推動城鎮化水平穩步提高,人民羣衆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城鄉基礎設施融合發展。建立統籌城鄉的規劃建設管理機制,以縣域爲整體,規劃全域覆蓋、城鄉一體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截至2023年底,已完成38個“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加快“四好農村路”建設,建制村通村公路硬化率達100%,通客車率達100%。建成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1個、11個鎮級電商物流服務站,累計完成119個行政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升級改造。建立完善城鄉環衛一體化、農村污水處理、無害化衛生廁所管養體系,加強對老舊管網的更新改造,開展民族大道污水管網改造工程等,縣城污水處理率達95%。2023年投入1416萬元建設15個集中式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項目,落實銜接資金和整合資金1390萬元建設農村集中供水保障工程35處。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清運服務,在鄉鎮(街道)推行“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城鄉垃圾一體化處理模式,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公共服務供給持續提升。促進城鄉教育資源均衡配置,通過“縣城龍頭園+鄉鎮中心園+民辦園”發展模式,近三年來,全縣新建城區、移民安置區幼兒園6所,新建(遷建)鄉鎮中心幼兒園5所,新建、改擴建村級幼兒園9所。目前,全縣共有公辦幼兒園26所、民辦幼兒園19所,實現教育資源共享,城鄉幼兒園辦園差距不斷縮小,全縣學前三年入園率、普惠率、公辦率3項指標居全市前列,城鄉適齡兒童入園難問題基本解決。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全縣所有鄉鎮衛生院與縣級公立醫院建立“醫聯體”,鄉村設有醫保服務窗口147個,村衛生室設有醫保服務站點169個。將參保繳費、慢性病卡申請、異地就醫備案申請等高頻醫保業務權限直接下放至村醫保服務站點,實現可辦事項不出鎮、高頻事項不出村,初步形成了農村地區“半小時健康服務圈”。健全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持續推動全民健身工程項目建設,落成江濱體育公園、龍舟訓練基地,建成9個社會足球場、771個村屯籃球場,爲羣衆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提供場地保障,實現基層文體組織、文體隊伍、文體場所100%覆蓋。

資金保障機制不斷完善。建立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機制。通過貸款貼息、風險補償等方式,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更多地投向鄉村振興。進一步完善銜接資金分配機制,科學統籌銜接資金分配,結合該縣產業發展重點,不斷加大銜接資金投入產業比重。完善金融服務機制,推行“政銀企”協作模式,與自治區農村信用社聯合社簽署金融服務戰略合作協議,達成100億元鄉村振興信貸資金協議。健全涉農金融服務體系。發行“富農貸”專項支農產品等,金融機構授信10億元支持該縣國儲林項目和標準化廠房建設。推廣“裕農通”等支付工具,提高農村醫療保險、養老保險收繳效率。建設“三農”金融服務體系,累計建成標準化“七有”三農金融服務室50個,成立廣西首個“鄉村振興特色信用社”。

(韋豔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