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成都日报

优化空间、提升配套设施、提升居住品质

空中飞线不见 墙面换上新颜

老旧小区里全新打造的运动设施

空中飞线消失了,地上停车位规范了,居民楼墙面旧貌换新颜,新装的监控、门禁为居民“保驾护航”……随着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持续推进,近日,位于锦江区东湖街道的糍粑店街1号、2号院“衰老”的痕迹已经大变“Young”。

老旧小区蝶变

改出美好生活“新空间”

走进糍粑店街2号院,水泥路面宽敞平坦,居民楼粉刷一新,楼下的花池内绿草茵茵、花丛簇拥。车辆在道路两旁清晰划线的停车位上整齐排列,小区内随处可见的监控设备为院落生活的安全“加码”,全新打造的公共空间植入凉亭和运动设施,让居民分外享受……

这样的幸福场景,同样出现在与糍粑店街2号院一街之隔的糍粑店街1号院。很难想象,就在几个月前,这两个小区还完全是另一副模样。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糍粑店街1号院和2号院是原制革厂单位宿舍,共有住户280户。由于修建时间早、单位改制等因素,小区长期以来都存在着公共配套设施陈旧、可利用空间杂乱、停车无序等问题。

“过去,小区里一抬头就是密密麻麻的‘飞线’,公共空间堆满了生活垃圾和杂物,车辆乱停乱放给大家出行带来了很大困扰。”回忆起小区的老样子,糍粑店街2号院的居民张秀兰连连摇头。

瞄准居民反映强烈的重点问题,2023年,糍粑店街1号、2号院开启了一场蝶变。在锦江区公园城市局的指导下,兴锦城市更新公司作为项目业主,东湖街道作为实施单位,对糍粑店街1号、2号院启动综合改造,全力焕发老旧小区“生命力”。

涉及10个街道

今年改造79个老旧小区

“三大焕新举措是指空间焕新、设施焕新、品质焕新。”东湖街道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具体而言,在空间焕新上,锦江区通过拆除违章建筑、清理利用闲置场所、规范停车划线等方式,释放了两个小区的闲置公共空间,全覆盖铺设近3000平方米院落道路,增加健身休闲、居民议事等活动场所4处,规划100余个机动车停车位,切实解决居民停车难、路面破损难行、活动空间缺失等问题。

老旧小区普遍存在设施设备陈旧失修的问题。在改造中,锦江区还对小区配套基础设施进行了整体焕新,在更换大门、单元门、雨棚等原有设施的基础上,还同步增设了消防、监控、健身等设施设备,完善了门禁、照明等系统,进一步提高小区的安全性。

锦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全区计划启动79个老旧小区改造,涉及春熙路街道、锦官驿街道、沙河街道、狮子山街道等10个街道,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积极探索改造后的老旧小区长效管理机制,让“舒心美好”成为老旧小区的靓丽名片。

曹娅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粟新林 锦江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