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黄石日报

黄石新兴管业:

生产“全球之最”助力大水网建设

长江之滨,棋盘洲畔,一项世界性的突破悄然诞生。

2023年8月24日,在新港工业园内,随着黄石新兴管业有限公司智能制造产业园(以下简称“新兴管业”)的正式投产,当前世界最大口径的球墨铸铁管(DN3000mm)火热下线。单根管重量达到15吨,相当于10辆家用轿车的重量,高度有一层楼高,一般成年人即使是跳起来也摸不到顶。

据新兴管业相关负责人介绍,球墨铸铁管由球化铁水离心浇注成型,免去了钢的冶炼、铸锭轧制工序,有效降低了金属损失及碳排放。同时,球墨铸铁管具有铁的本质、钢的性能、防腐性能优异、延展性能好、安装简易等特点,得到供给排水、油气输送产业的认可与积极采用,市场前景广阔。

作为新一代产品,DN3000mm球墨铸铁管可以有效解决较长距离的输水安全性问题,对以往大口径输水工程建设速度慢、运行压力低、维护成本高、漏水率高等长期困扰问题有明显效果,目前主要应用于重大水利工程和城市基础给排水设施建设。

白纸上绘制新蓝图

3米口径的球墨铸铁管是如何在新兴管业诞生的呢?

此前的球墨铸铁管产品,最大口径为2.6米。要想将口径突破至3米,需要同时攻克2.8米口径的球墨铸铁管工艺,但大口径球铁管项目投资大、设备负荷重、技术难度高,且铸管性能、尺寸精度等级质量要求大幅提高,这些都是企业必须跨过的关卡。

“举例来说,3米口径铸管的生产设备,纵向、横向以及平面上的高度差,加工和调整精度均需控制在0.1毫米以内,这个精度要求是小口径铸管的10倍以上。”该公司相关技术人员介绍,在此之前,2.6米以上口径的球墨铸铁管研发领域基本是一片空白,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经验支撑,“所有工作的开展,都是从0到1,摸着石头过河。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甚至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

为此,新兴管业的研发团队在加大全新工艺及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深入解析超大口径球墨铸铁管凝固过程典型缺陷的形成机理,不断揭示出铁水成分、冷却速度及退火工艺对石墨数量、形貌、尺寸和膨胀的影响机制,进而突破铸管缺陷控制、调控铸管壁厚均匀性、尺寸精度的关键技术。

为建设大水网提供技术支撑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一个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国家,这就需要更大口径的管材将水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调往缺水地区。与此同时,随着城市集约化发展,供水量也不断提升,如果没有更大口径的管材来保证供水量,就需采用2条甚至多条管道并排施工,必然会面临施工量大、占用土地面积多、综合成本高等难题。

DN3000mm球墨铸铁管的横空问世,无疑在国家水网工程建设上提供了更有力的技术和产品支撑,可以在超大规模水利工程体系中充分发挥其优势和综合效益。它不仅拥有更强的抗地基沉降能力,还可以大幅降低施工成本。以常用规格的DN1000mm和DN3000mm球墨铸铁管作对比,DN3000mm球墨铸铁管的直径增加了2倍,输水量却增加了20倍,产品的材料消耗也节约了19%。

“举个例子,如果要把西湖的水抽干,用一米口径的管需要104天;现在用我们的3米管,只要5天就可以完成。”新兴管业相关负责人自豪地表示。

目前,黄石新兴管业可生产的球墨铸铁管产品规格之大、种类之多,在行业内名列前茅,口径小至8厘米、大至3米,可生产300余种不同口径及内衬材料的产品,在中东、欧洲、非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管道已铺设5万多公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