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黃石日報

黃石新興管業:

生產“全球之最”助力大水網建設

長江之濱,棋盤洲畔,一項世界性的突破悄然誕生。

2023年8月24日,在新港工業園內,隨着黃石新興管業有限公司智能製造產業園(以下簡稱“新興管業”)的正式投產,當前世界最大口徑的球墨鑄鐵管(DN3000mm)火熱下線。單根管重量達到15噸,相當於10輛家用轎車的重量,高度有一層樓高,一般成年人即使是跳起來也摸不到頂。

據新興管業相關負責人介紹,球墨鑄鐵管由球化鐵水離心澆注成型,免去了鋼的冶煉、鑄錠軋製工序,有效降低了金屬損失及碳排放。同時,球墨鑄鐵管具有鐵的本質、鋼的性能、防腐性能優異、延展性能好、安裝簡易等特點,得到供給排水、油氣輸送產業的認可與積極採用,市場前景廣闊。

作爲新一代產品,DN3000mm球墨鑄鐵管可以有效解決較長距離的輸水安全性問題,對以往大口徑輸水工程建設速度慢、運行壓力低、維護成本高、漏水率高等長期困擾問題有明顯效果,目前主要應用於重大水利工程和城市基礎給排水設施建設。

白紙上繪製新藍圖

3米口徑的球墨鑄鐵管是如何在新興管業誕生的呢?

此前的球墨鑄鐵管產品,最大口徑爲2.6米。要想將口徑突破至3米,需要同時攻克2.8米口徑的球墨鑄鐵管工藝,但大口徑球鐵管項目投資大、設備負荷重、技術難度高,且鑄管性能、尺寸精度等級質量要求大幅提高,這些都是企業必須跨過的關卡。

“舉例來說,3米口徑鑄管的生產設備,縱向、橫向以及平面上的高度差,加工和調整精度均需控制在0.1毫米以內,這個精度要求是小口徑鑄管的10倍以上。”該公司相關技術人員介紹,在此之前,2.6米以上口徑的球墨鑄鐵管研發領域基本是一片空白,沒有任何可供參考的經驗支撐,“所有工作的開展,都是從0到1,摸着石頭過河。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甚至產生巨大的安全隱患。”

爲此,新興管業的研發團隊在加大全新工藝及基礎理論研究的同時,深入解析超大口徑球墨鑄鐵管凝固過程典型缺陷的形成機理,不斷揭示出鐵水成分、冷卻速度及退火工藝對石墨數量、形貌、尺寸和膨脹的影響機制,進而突破鑄管缺陷控制、調控鑄管壁厚均勻性、尺寸精度的關鍵技術。

爲建設大水網提供技術支撐

一直以來,我國都是一個水資源分佈不均衡的國家,這就需要更大口徑的管材將水從水資源豐富的地區調往缺水地區。與此同時,隨着城市集約化發展,供水量也不斷提升,如果沒有更大口徑的管材來保證供水量,就需採用2條甚至多條管道並排施工,必然會面臨施工量大、佔用土地面積多、綜合成本高等難題。

DN3000mm球墨鑄鐵管的橫空問世,無疑在國家水網工程建設上提供了更有力的技術和產品支撐,可以在超大規模水利工程體系中充分發揮其優勢和綜合效益。它不僅擁有更強的抗地基沉降能力,還可以大幅降低施工成本。以常用規格的DN1000mm和DN3000mm球墨鑄鐵管作對比,DN3000mm球墨鑄鐵管的直徑增加了2倍,輸水量卻增加了20倍,產品的材料消耗也節約了19%。

“舉個例子,如果要把西湖的水抽乾,用一米口徑的管需要104天;現在用我們的3米管,只要5天就可以完成。”新興管業相關負責人自豪地表示。

目前,黃石新興管業可生產的球墨鑄鐵管產品規格之大、種類之多,在行業內名列前茅,口徑小至8釐米、大至3米,可生產300餘種不同口徑及內襯材料的產品,在中東、歐洲、非洲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得到廣泛應用,管道已鋪設5萬多公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