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山西晚报

全国20余家主流媒体小记者研学联盟走进乔家大院

以研学视角“阅读”乔家大院

纵横欧亚九千里,称雄商界五百年。提起晋商,总能让人想到乔家大院。“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乔家大院是“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5月16日,山西晚报社组织邀请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奔流新闻、浙江少儿频道、贵州日报等全国20余家主流媒体小记者研学联盟及山西省旅游协会研学分会,山西宏途国旅山西晚报研学执行伙伴、山西广播电视台少儿频道等多家省内媒体、教育培训研学机构,走进乔家大院围绕小记者研学主题开展采风活动,旨在感受晋商文化精髓,深入体验乔家大院研学基地项目。

这里吸引着媒体记者的目光

乔家大院位于祁县乔家堡村,始建于1756年,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是一座具有北方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文物先进单位、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晋商文化教育基地、山西省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夏初时节,乔家大院格外迷人,一朵朵鲜花悄然绽放,散发着万象更新的活力。漫步院内,一步一景,每时每刻都能让人感受到温暖与惬意。整个体验过程中,乔家大院就如同一本“可以触摸生命温度的史书”。走进这座大院,它的恢宏、巍峨、凝重、敦厚、坚实,深深吸引着来自全国主流媒体记者的目光。

“第一次听说乔家大院,是十多年前的电视剧《乔家大院》和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有乔家传奇的创业故事,还有乔家大院精美的建筑和独特的经商治家之道。”一位媒体人感慨。“乔家建筑居住陈设、晋商民俗风情、民间民风集萃三大主题内容……”在游览中,导游介绍得仔细,大家听得认真。老宅古韵,百年家风。乔家大院在中堂一号院完整保留了乔家原有的起居陈设风貌,还有乔家家训家规等。听了讲解,大家纷纷感慨:“从这里可以看出,乔家的成功是有根基的。乔家家规十分严谨,虽然只有24个字,但放在当下仍有教育意义。”

这里处处可见对研学的重视

在游览完乔家大院后,大家开始了品味建筑文化环节,亲自上手开始砖雕拓印。将宣纸轻轻覆盖在砖雕上,润湿纸张,再使用喷水壶轻轻润湿纸张,确保纸张与砖雕表面紧密贴合……一系列流程下来,一位媒体朋友感慨:“只有亲自上手,才能感触到传统技艺的精妙所在,看似繁杂,实则锻炼脑力、手力,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一个很棒的体验环节。”

“乔家大院研学项目包含传统建筑文化研习实践、晋商财商研习实践、传统工艺研习实践、民俗文化研习实践、文物保护研习实践五大实践内容。”在晋商大讲堂环节,山西旅游协会研学分会秘书长石峰为大家介绍了乔家大院具体的研学项目,“通过启发性和开放性的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真正变成研学旅游过程中的主体,通过场景化教学和体验式教育满足青少年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弥补在校课程和学习中的不足和缺陷。”

以“晋商崛起晋升之路”主题晋商研学课程为例,本研学课程依照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结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充分挖掘景区馆藏资源,研发设计历史类系列活动内容。晋商主题系列课程下分别针对小学低段、中段、高段,初中段分别开设四个课程:“晋商崛起”、世纪动脉——“万里茶道”、商业奇迹——“汇通天下”、天下晋商——“向天再借五百年”。通过体验互动的形式,引导学生体会晋商诚实守信、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晋商精神。

在乔家大院处处可见对研学的重视。据介绍,该景区现有200余名员工,研学部就有60人,其中实践导师团队由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等文化底蕴深厚的专业从业者构成,且从事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活动5年以上,具备专业教学技能,可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自主研发课程,曾多次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研学团队。

离开乔家大院,大家还参观了祁县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走进其中,只见几只飞鸟时而在水中嬉戏觅食,时而翩飞起舞,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画卷尽收眼底。在自然馆内,丰富的水生动植物标本,珍稀鸟类科普知识通过多元化的展示,呈现了一堂丰富多彩的自然之课。

“乔家大院文化园区由乔家大院景区和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北片区两部分组成,是一个集晋商文化传承、文物展览、民俗展示、建筑鉴赏、湿地保护、生态观光、科普研学、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景区,总面积为8.82平方公里。”乔家大院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昌源河是孕育祁县历史文化的母亲河,河两岸是茶马古道,也是晋商‘万里茶路’的重要节点。昌源河北区是国家级生态湿地公园重要部分,兼具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功能,它与乔家大院文脉相连,融合发展,已成为游客亲子休闲、诗词鉴赏、鸟类科普、茶商研学的基地。”

山西晚报记者田晓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