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邢臺日報

日前,走進位於任澤區的河北華密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建的改性特種工程塑料及製品項目車間內,3條現代化的生產線正在生產特種工程塑料顆粒,另外9條生產線正在安裝調試。

經過25年的發展,從一家手工製作橡膠密封圈的小作坊,成長爲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河北省縣域特色產業集羣企業“領跑者”,華密新材的祕訣是什麼?

“技術改造升級是推進企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華密新材董事長李藏穩說,通過科技創新,公司產品結構得到轉型升級,主打產品從普通橡膠材料、製品不斷向特種橡膠材料、特種工程塑料延伸,新材料實現國產化應用,產品已廣泛用於汽車、高鐵、工程機械、石油石化、航空航天等重要領域。

佈局新板塊 產品結構轉型升級

在改性特種工程塑料及製品項目車間內,爲了給原樹脂“賦能”,增加其特殊特性,將原樹脂與阻燃劑、增強劑、穩定劑、潤滑劑等“祕方料”通過主機熔融後,擠出機擠出條狀的產品,再冷卻、切粒,得到顆粒狀的聚醚醚酮(PEEK)。

特種性能工程塑料是什麼?能幹什麼用?在車間的一角,一塊展板向大家解答了這些疑問。

“這張‘金字塔’樣的三角圖,把塑料按綜合性能高低分爲3層,位於塔尖的是特種工程塑料、塔身是工程塑料、底層是通用塑料。”車間負責人李世謙告訴記者,特種工程塑料屬於高分子新材料。經過技術革新,他們成功研發聚醚酰亞胺(PEI)和聚醚醚酮(PEEK)兩種特種工程塑料產品,可以替代進口產品。

特種工程塑料往往與“以塑代鋼”同時提起。比如說PEEK因其耐高溫、耐腐蝕性、耐疲勞性、阻燃、絕緣等特點,可以替代鋼材和其他金屬材料製造各種航空零部件。

“佈局特種工程塑料項目,要從十年前說起。”李藏穩說,當時公司的橡膠材料和製品等產品發展得已比較成熟。常說橡膠、塑料不分家,作爲任澤區橡塑產業龍頭企業之一,他們看準了特種工程塑料這一新興領域,着手開闢新業務板塊,推動產品結構轉型升級。

2021年10月,華密新材利用原有土地,上馬改性特種工程塑料及製品項目,計劃引進生產線18條,可年產改性特種工程塑料58500噸、塑料製品1500噸。目前,3條生產線已試生產,9條生產線正在安裝調試。

聚力技術創新 橡塑產業鏈條加速延伸

特種工程塑料的性能好不好,原材料配方是關鍵。

“上馬改性特種工程塑料及製品項目,第一關就是研發,而研發的難點在於對國產樹脂的改性上。”華密新材研究院副院長張偉說,打個比方,製造特種工程塑料就像在製作各種麪粉,不同材料進行組合和配比得到的不同麪粉,可以用來做麪包、麪條、餃子等。那麼,原料樹脂及填料、增塑劑、穩定劑、潤滑劑、色料等添加劑進行組合、配比,效果不同,得到的最終產品也不同。

創新是改性特種工程塑料及製品項目順利推進的法寶。

“經過若干次試驗,去年,我們終於攻克了特種工程塑料的關鍵技術。”張偉說,聚醚醚酮材料已滿足客戶的指標需求,現在正在做模具設計開發工作,不日便能正式量產。

技改提質效,創新促發展。華密新材招才引智,重金購置先進檢測試驗設備,研發人員發展到150餘人,佔員工總數的25%。在堅持自主創新的基礎上,與中國科學院、鐵科院、青島科大等單位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目前,擁有國家授權專利46件,其中發明專利18件、實用新型專利28件。

同時,華密新材相繼建設了省企業技術中心、省特種橡塑產業技術研究院、省特種橡塑材料及應用研究重點實驗室。

華密新材投資1.6億元擴建特種橡塑產業技術研究院,規劃將現有橡塑材料業務向上遊產業鏈進行延伸,補鏈延鏈,發揮產品鏈條的協同作用進入下游高端市場。目前,中試熟化基地主體結構已完成,研發設計中心已開工建設。

更新材料配方 高端產品供給持續增加

在華密新材生產車間,橡膠密煉機、自動橡膠注壓成型機、注塑機等設備高速運轉,橡膠原料經過混煉、硫化、塗膠等多道工序後,加工成一個個高鐵橡膠緩衝件。

近年來,華密新材加大研發力度,產品不斷邁向高端。如今,高鐵動車已有200多個型號零部件採用了華密生產的橡塑零部件。

“從剛開始的油封、O型圈,到後來的車用橡塑零部件,再到如今的特種橡膠材料、特種工程塑料,我們一直致力於擴大產品品類,推動橡塑產業向高端化方向發展。”李藏穩說,經過多年的技術研發,他們已開發出2400餘種橡塑材料配方與多品類特種材料製品。

以專業的研發團隊爲技術支撐,華密新材已全面覆蓋特種橡塑材料的配方設計、產品結構設計、仿真分析、工藝設計、模具設計、試驗檢測等研發領域。

研發技術體系的建立和逐步成熟,不僅使華密新材實現了自主開發,更使其具備了能夠與主機廠同步開發的能力。在華密新材展廳裏,骨架油封、格萊圈、石化防噴器膠芯等各種橡塑零部件琳琅滿目,後方是應用領域的客戶代表:一汽集團、中國中車、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三一重工、北方重工、中航工業……華密新材以研發創新突破技術壁壘,與衆多知名企業建立配套關係,增加高端產品供給,加快產品迭代升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