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黃岡日報

依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技術團隊

浠水縣成功實施長江刀鱭人工催產

本報訊 (記者劉含芳 通訊員張彪 吳善福)5月12日,在浠水縣水產良種場內,一尾尾通體銀白、形似鐮刀的稀罕魚類正在養殖基地歡快地游來游去。

“刀魚難養,我們只能一次一次地試驗……”浠水縣水產事業發展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市面上極少能見到活的刀魚,它一旦被抓住,就會四處亂竄直至氣絕而亡,而刀魚又是洄游魚類,在海水中生長、淡水中產卵,“離水即死”的特性使得人工繁殖刀魚困難重重。

刀魚學名刀鱭,在我國長江下游沿岸有着悠久的飲食傳統。由於受到涉水工程、過度捕撈等影響,刀鱭資源急劇衰退。

自2019年起,省水產科學研究所承擔起“長江刀鱭人工馴化養殖的攻關項目”,在浠水縣的養殖基地取得初步馴養成功後,2023年浠水縣水產良種場在湖北樂漫養殖基地引進800餘尾刀鱭苗種進行繁育馴化。在項目組的技術支撐下,浠水縣經過一年多的精心培育,達到開展人工催產的條件。

5月12日,省水產科學研究所長江刀鱭技術團隊來到浠水,推廣長江刀鱭人工催產工作。該團隊研究員朱勇夫結合浠水縣水產良種場的養殖優勢,制定出一套完整的人工催產方案,通過精準的水質調控、水溫調節、親本暫養、人工催產等技術手段,對長江刀鱭開展人工催產並獲得成功。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浠水縣水產事業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雙方將繼續加強合作,更深入探索研究刀鱭繁育馴化、推廣規模化養殖等技術創新,助力長江特色魚類保護和技術推廣應用,推動浠水縣水產養殖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