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母枭为幼枭捕食,等到母枭精疲力竭不能再喂幼枭时,幼枭便一起啄食母枭的肉。母枭无力躲避,便用嘴啮住树枝,任凭幼枭啄食。幼枭将母体啄食干净后,树枝上只剩下母枭之首。

《史记正义》:“悬首于木上日枭。”枭首,就是先斩首致人死亡,然后将割下来的脑袋悬于杆上。作为刑罚,最早见于商末,《史记·殷本纪》:“斩纣头,悬之白旗。”

可见,商纣王是被枭首示众了。到秦时枭首成为法定刑罚,《秦会要补订》有“悬首于木上杆头,以示大罪,秦刑也”。汉代初期枭首即为五刑之一,历代沿用。隋文帝开皇元年更定新律废除了枭首刑,但后世的帝王为泄己愤偶尔用之。

枭首刑的目的不只在于惩罚罪人本人,因为人死亡之后,对其尸体的任何处罚对其本人都毫无意义。悬首于木,主要是为了儆吓活着的人,让他们知道犯罪的后果,知道身首异处、悬首高杆以示众的可怕,知道一人悬首将给家庭带来的奇耻大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