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海東日報

□本報記者 陶成君 通訊員 牟泉 攝影報道

當前,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蔬菜育苗移栽生產進入關鍵時期,互助縣臺子鄉、五十鎮等鄉鎮的蔬菜生產基地內長白蔥苗陸續開挖,打捆、裝車、“遠嫁”,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鄉村產業紅紅火火。

走進蔬菜生產基地的溫棚裏,臺子鄉下臺二村菜農董維成高興地說:“今年我們從1月底就開始整地、施肥準備長白蔥育苗,2月初播種,現在已達到定植的條件,通過農業農村部門的‘牽線搭橋’,我們村‘兩委’主動出擊,積極與甘肅和周邊縣區聯繫洽談,深入開展訂單農業生產,在滿足縣內銷售供應的同時,銷往了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甘肅省武威市等地,預計畝蔥苗的產值達2.4萬元,純收入達1萬多元。”

在五十鎮五十村的地頭上,互助縣耀達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閻國財正在組織農民定植長白蔥。針對農民提出的要求,縣鄉蔬菜技術人員及時跟進技術指導,不時爲農民答疑解惑。

“爲了提高定植速度和避免蔥葉太長落在地膜上,影響緩苗,我們按照技術要點適當剪去太長的葉子和根鬚。”合作社理事長閻國財說,他種植了5.8 公頃長白蔥,每天僱有60多人種植長白蔥,現在已全部種完,向農民工發放工資約26萬元。

據互助縣蔬菜技術服務中心主任朱安香介紹,2024年互助縣長白蔥育苗預計達10億株,調整優化種植面積達466.66公頃,長白蔥產業在臺子鄉、五十鎮等鄉鎮實現了標準化種植、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在積極發展大棚經濟的同時,帶動“蔥”民戶均增收1萬元以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