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開封日報

開封博物館開展社會教育活動

開啓特別的文化體驗之旅

本報訊 全媒體記者嶽蔚敏 實習生吳琦報道 5月17日,開封博物館將“活字印刷”“木版年畫”兩項品牌活動送進市特殊教育學校,開展“走進特殊教育學校 讓愛與溫暖同行”社會教育活動,帶領同學們一起開啓這場特別的文化體驗之旅。

活動期間,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體驗活字印刷術(見上圖,開封博物館提供),他們認真尋找着自己所需的鉛字塊,以豎列的形式一一排版,再將組裝好的“詩詞歌賦”,塗抹墨汁,按壓均勻,再小心翼翼地在字模上反覆印染,一首古詩很快就躍然紙上。一筆一墨一丹青,一紙一字一發明,孩子們在此刻變身“小畢昇”,揀字、排版、刷墨、印刷、揭紙,在學習和體驗中感受着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獨特魅力。

朱仙鎮木版年畫有着1000多年的歷史,是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老師們演示如何拓印一幅木版年畫後,同學們紛紛加入了體驗印製朱仙鎮木版年畫的實踐環節。刷色、敷紙、擦壓板,每個步驟都做得一絲不苟,最後,輕輕將紅紙取下,一幅漂亮的年畫作品就拓印完成了。“你這幅叫《五子登科》,寓意人丁興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你這幅叫《劉海戲金蟾》,劉海身似兒童,身姿矯健,神態自若,寓意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朱仙鎮木版年畫保護中心主任蔡瑞勇一一介紹着孩子們手中的作品。

2024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是“博物館致力於教育和研究”,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樑。讓特殊羣體無障礙地利用博物館公共文化資源,滿足其教育和研究的需求,是博物館文化普惠的重要體現。開封博物館館長葛奇峯說:“開封博物館主動走進校園,積極拓展教育活動,通過博物館獨有的文化氛圍以及社會教育活動,幫助特殊兒童建立起文化交流的自信。此次活動,不僅是開封博物館和特殊教育學校間的交流合作,更是對全社會促進多樣文化融合、倡導關愛與包容的生動實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