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华每日电讯

空烟管背后的灰色产业链

湖北公安破获特大非法经营烟草制品案记者日前从湖北省大悟县公安局获悉,湖北公安联合烟草部门打掉了一个涉及11省份的非法经营烟草制品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06人,涉案金额高达1.4亿余元。目前,该案犯罪嫌疑人正陆续开庭受审。作坊牵出亿元大案

2023年3月,一台制烟设备从外地通过物流运到大悟某工业园一间小作坊。

“国家管制的烟草专用机械怎么会流入大悟?”这条线索引起了警方高度警觉,大悟县局向市局、省厅经侦部门逐级汇报,同时安排警力展开调查。

小作坊藏身在园区角落,位置十分隐蔽,周围装有多处监控,稍有风吹草动便会“闭门歇业”,为警方的侦查工作带来了极大难度。

警方在初步掌握工业园外围情况后,决定采取行动。2023年5月11日晚,湖北省公安厅经侦部门组织孝感、大悟两地警力,会同省市县烟草执法人员在夜色掩护下,悄悄潜入工业园。

在简陋的车间内,一排排生产成型的过滤嘴棒整齐码放在货架上,足足有200多万支,丝束、盘纸缠绕在生产线滚轮上,满地都是生产原辅料。

“这么大的生产量肯定还有其他储存地点。”民警询问房东得知,不久前有人以加工生产“文具”的名义租下了两间厂房。

“工人都是夜间开工到凌晨,一般不让人进去。”房东回忆说。民警很快找到另一处厂房,查获了大批切割机器和盘纸。

当晚行动捣毁制假窝点2处,抓获犯罪嫌疑人3人,缴获卷烟纸14吨、烟用丝束5664公斤、滤嘴棒252万支,烟用机械及包装物若干。

与此同时,公安部证券犯罪侦查局向湖北公安经侦部门下发的湖北籍陈某涉嫌非法生产销售涉烟原辅料线索,与此次流向大悟的制烟机械线索产生联系,研判结果都指向了同一目标。

在部省市三级公安机关的统筹指挥下,孝感大悟“5.11”专案组成立,一场全国打击涉烟原辅材料犯罪专项行动在湖北正式“打响”。揭秘灰产行业暴利

“这些原料从何而来?”专案组对大悟窝点嫌疑人潘某等加大审讯力度,对涉案物逐一追踪来源,初步摸清了烟机、盘纸、丝束等原辅料来源,以及成品销售去向。

据嫌疑人交代,潘某今年35岁,是大悟人,在工地上认识了江苏男子汤某。2021年11月,潘某经人介绍,到河南新乡吕某生产盘纸的工厂上班,认识了负责盘纸销售的“博哥”。2022年底,“博哥”找到潘某称,现在生产假烟的过滤纸和盘纸十分缺货,想和潘某一起生产过滤嘴,两人一拍即合。2023年2月,潘某把汤某叫到大悟,决定由三人共同出资,很快“博哥”就从安徽联系相关机械设备,准备大干一番。

生产过滤嘴除了需要盘纸外,还少不了关键辅料——丝束。烟用丝束一般采用醋纤丝束,但价格较高,制假厂商不会选用,往往将目光盯向成本更低的丙纤丝束。

在技师张某介绍下,潘某等人联系到本案关键人物湖南袁某某,辗转从湖北某地购进大量丙纤丝束、盘纸等原材料,随即开始生产。

民警了解到,潘某等人生产的过滤嘴棒和盘纸,被卖往外地加工空烟管,而每支空烟管的生产成本只有9厘左右,转手就可以卖到1.2元,利润超过百倍,仅在大悟打掉的潘某窝点,涉案价值就达百万元。犯罪网络浮出水面

“袁某某扮演中间人角色,是犯罪网络的重要节点,必须拔掉。”经过深入分析,专案组民警随即赶赴湖南抓获袁某某。

不出所料,袁某某是一个重量级“关键人物”。审讯中民警发现,他不仅有丝束、盘纸的购买销售渠道,甚至能提供制烟胶水、成套的制烟机械货源。

随着案件侦查的深入,制假产业链上游的滤棒成型机、盘纸原辅料、滤嘴棒胶水、烟用丝束等来源逐步查清,而通过对大悟潘某窝点的物流记录分析,下游空烟管生产商也逐一被摸排出来。

面对纷繁复杂的海量数据,办案民警连续奋战,围绕人员流、信息流、资金流抽丝剥茧,顺瓜摸藤,对2000多个涉案账户数据进行排查,最终成功锁定安徽、广东、湖南、河北、浙江等20余省份地市的制假窝点30个。

最终经过数月艰苦侦查,一个涉及全国多地的非法制售原辅料犯罪网络逐渐浮出水面。战役集群“断供”打击

2023年8月24日,公安部经侦局、国家烟草专卖局专卖司在孝感部署全国集群战役,警烟联动深挖源头、摧毁网络。

专案组民警奔赴河北廊坊、沧州和河南平顶山等地展开抓捕行动,捣毁以王某为首的空烟管生产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查获烟用机械一台、空烟管及烟用品生产辅料若干。

随后,民警又赶赴湖北宜昌、湖南常德、河南叶县抓获犯罪嫌疑人4人,大悟本地制假窝点合伙人、工人先后又有6人投案自首。

2023年9月1日,专案组在掌握大量证据后,乘胜追击,向上游烟用丝束重要供货商陈某团伙展开收网,将陈某等3人抓获,案件取得重大战果。

各地公安、烟草部门雷霆出击,相继抓获犯罪嫌疑人206人,捣毁窝点30个,缴获制假烟机49台、滤嘴棒1320万支、空烟管555万支、丝束30979公斤、盘纸89675公斤,涉案总金额1.41亿元。(本报记者宋立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