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新華每日電訊

空煙管背後的灰色產業鏈

湖北公安破獲特大非法經營菸草製品案記者日前從湖北省大悟縣公安局獲悉,湖北公安聯合菸草部門打掉了一個涉及11省份的非法經營菸草製品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206人,涉案金額高達1.4億餘元。目前,該案犯罪嫌疑人正陸續開庭受審。作坊牽出億元大案

2023年3月,一臺制煙設備從外地通過物流運到大悟某工業園一間小作坊。

“國家管制的菸草專用機械怎麼會流入大悟?”這條線索引起了警方高度警覺,大悟縣局向市局、省廳經偵部門逐級彙報,同時安排警力展開調查。

小作坊藏身在園區角落,位置十分隱蔽,周圍裝有多處監控,稍有風吹草動便會“閉門歇業”,爲警方的偵查工作帶來了極大難度。

警方在初步掌握工業園外圍情況後,決定採取行動。2023年5月11日晚,湖北省公安廳經偵部門組織孝感、大悟兩地警力,會同省市縣菸草執法人員在夜色掩護下,悄悄潛入工業園。

在簡陋的車間內,一排排生產成型的過濾嘴棒整齊碼放在貨架上,足足有200多萬支,絲束、盤紙纏繞在生產線滾輪上,滿地都是生產原輔料。

“這麼大的生產量肯定還有其他儲存地點。”民警詢問房東得知,不久前有人以加工生產“文具”的名義租下了兩間廠房。

“工人都是夜間開工到凌晨,一般不讓人進去。”房東回憶說。民警很快找到另一處廠房,查獲了大批切割機器和盤紙。

當晚行動搗毀製假窩點2處,抓獲犯罪嫌疑人3人,繳獲捲菸紙14噸、煙用絲束5664公斤、濾嘴棒252萬支,煙用機械及包裝物若干。

與此同時,公安部證券犯罪偵查局向湖北公安經偵部門下發的湖北籍陳某涉嫌非法生產銷售涉煙原輔料線索,與此次流向大悟的制煙機械線索產生聯繫,研判結果都指向了同一目標。

在部省市三級公安機關的統籌指揮下,孝感大悟“5.11”專案組成立,一場全國打擊涉煙原輔材料犯罪專項行動在湖北正式“打響”。揭祕灰產行業暴利

“這些原料從何而來?”專案組對大悟窩點嫌疑人潘某等加大審訊力度,對涉案物逐一追蹤來源,初步摸清了煙機、盤紙、絲束等原輔料來源,以及成品銷售去向。

據嫌疑人交代,潘某今年35歲,是大悟人,在工地上認識了江蘇男子湯某。2021年11月,潘某經人介紹,到河南新鄉呂某生產盤紙的工廠上班,認識了負責盤紙銷售的“博哥”。2022年底,“博哥”找到潘某稱,現在生產假煙的過濾紙和盤紙十分缺貨,想和潘某一起生產過濾嘴,兩人一拍即合。2023年2月,潘某把湯某叫到大悟,決定由三人共同出資,很快“博哥”就從安徽聯繫相關機械設備,準備大幹一番。

生產過濾嘴除了需要盤紙外,還少不了關鍵輔料——絲束。煙用絲束一般採用醋纖絲束,但價格較高,製假廠商不會選用,往往將目光盯向成本更低的丙纖絲束。

在技師張某介紹下,潘某等人聯繫到本案關鍵人物湖南袁某某,輾轉從湖北某地購進大量丙纖絲束、盤紙等原材料,隨即開始生產。

民警瞭解到,潘某等人生產的過濾嘴棒和盤紙,被賣往外地加工空煙管,而每支空煙管的生產成本只有9釐左右,轉手就可以賣到1.2元,利潤超過百倍,僅在大悟打掉的潘某窩點,涉案價值就達百萬元。犯罪網絡浮出水面

“袁某某扮演中間人角色,是犯罪網絡的重要節點,必須拔掉。”經過深入分析,專案組民警隨即趕赴湖南抓獲袁某某。

不出所料,袁某某是一個重量級“關鍵人物”。審訊中民警發現,他不僅有絲束、盤紙的購買銷售渠道,甚至能提供製煙膠水、成套的制煙機械貨源。

隨着案件偵查的深入,製假產業鏈上游的濾棒成型機、盤紙原輔料、濾嘴棒膠水、煙用絲束等來源逐步查清,而通過對大悟潘某窩點的物流記錄分析,下游空煙管生產商也逐一被摸排出來。

面對紛繁複雜的海量數據,辦案民警連續奮戰,圍繞人員流、信息流、資金流抽絲剝繭,順瓜摸藤,對2000多個涉案賬戶數據進行排查,最終成功鎖定安徽、廣東、湖南、河北、浙江等20餘省份地市的製假窩點30個。

最終經過數月艱苦偵查,一個涉及全國多地的非法制售原輔料犯罪網絡逐漸浮出水面。戰役集羣“斷供”打擊

2023年8月24日,公安部經偵局、國家菸草專賣局專賣司在孝感部署全國集羣戰役,警煙聯動深挖源頭、摧毀網絡。

專案組民警奔赴河北廊坊、滄州和河南平頂山等地展開抓捕行動,搗毀以王某爲首的空煙管生產窩點,抓獲犯罪嫌疑人8名,查獲煙用機械一臺、空煙管及煙用品生產輔料若干。

隨後,民警又趕赴湖北宜昌、湖南常德、河南葉縣抓獲犯罪嫌疑人4人,大悟本地製假窩點合夥人、工人先後又有6人投案自首。

2023年9月1日,專案組在掌握大量證據後,乘勝追擊,向上遊煙用絲束重要供貨商陳某團伙展開收網,將陳某等3人抓獲,案件取得重大戰果。

各地公安、菸草部門雷霆出擊,相繼抓獲犯罪嫌疑人206人,搗毀窩點30個,繳獲製假煙機49臺、濾嘴棒1320萬支、空煙管555萬支、絲束30979公斤、盤紙89675公斤,涉案總金額1.41億元。(本報記者宋立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