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解放军报

培塑自强不息的精神

■周建红

●困难挫折是成长的催化剂,若能迎难而上,不抛弃、不放弃、不低头认输,栽了跟头就爬起来继续前进,终能以自强不息精神战胜困难挫折,实现人生价值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是一种努力上进、永不懈怠的人生态度,也是战胜困难挫折的“金钥匙”。人生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唯有自强不息,方能无畏前行。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困境和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畏难者在困难挫折面前往往一蹶不振,无法从困苦的泥潭中自拔;迎难而上者却能自强不息,在砥砺前行中突破自我。“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古往今来,无数有志者在遭遇重大困难挫折时不言放弃,始终奋发向上,在不懈努力中成就一番事业。做任何事,一时的失利都不算结束,自己失去向上的动力、停下前进的脚步,才是真正的结束。只要始终秉持自强不息精神,“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就能迸发出一往无前的强大力量,向着目标不懈奋进。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在经历风吹雨打、尝尽酸甜苦辣中锤炼获得的。获选“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的萧凯恩,在小时候因眼癌摘除眼球。然而,她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勇敢追逐自己的音乐梦。经过坚持不懈努力,最终成为首位考入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和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视障人士。萧凯恩用她奋斗的经历告诉我们,战胜挫折能够赢得机遇,超越自己方能收获成功。困难挫折是成长的催化剂,若能迎难而上,不抛弃、不放弃、不低头认输,栽了跟头就爬起来继续前进,终能以自强不息精神战胜困难挫折,实现人生价值。

培塑自强不息的精神,首先要树立坚定的信念,就是要在困境中保持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和选择,相信自己的付出一定会有收获,以信念作支撑,激励自己勇往直前,勇攀高峰。其次是保持冷静和理智,在面对困境或不利条件下,不要被吓倒,更不应轻易放弃。相反,更应该从失败和挫折中汲取成长的“养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科学的行动,去迎接挑战、解决问题。最后是保持持之以恒的毅力。困难挫折的克服并非一朝一夕之功,离不开持续努力。要以水滴石穿的恒心韧劲攻坚克难,在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中做到慎终如始,稳扎稳打走向成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