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解放軍報

培塑自強不息的精神

■周建紅

●困難挫折是成長的催化劑,若能迎難而上,不拋棄、不放棄、不低頭認輸,栽了跟頭就爬起來繼續前進,終能以自強不息精神戰勝困難挫折,實現人生價值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品格,是一種努力上進、永不懈怠的人生態度,也是戰勝困難挫折的“金鑰匙”。人生路上,有風有雨是常態,唯有自強不息,方能無畏前行。

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遇到困境和失敗並不可怕,關鍵是我們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畏難者在困難挫折面前往往一蹶不振,無法從困苦的泥潭中自拔;迎難而上者卻能自強不息,在砥礪前行中突破自我。“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古往今來,無數有志者在遭遇重大困難挫折時不言放棄,始終奮發向上,在不懈努力中成就一番事業。做任何事,一時的失利都不算結束,自己失去向上的動力、停下前進的腳步,纔是真正的結束。只要始終秉持自強不息精神,“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就能迸發出一往無前的強大力量,向着目標不懈奮進。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自強不息的精神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在經歷風吹雨打、嚐盡酸甜苦辣中錘鍊獲得的。獲選“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的蕭凱恩,在小時候因眼癌摘除眼球。然而,她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勇敢追逐自己的音樂夢。經過堅持不懈努力,最終成爲首位考入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和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的視障人士。蕭凱恩用她奮鬥的經歷告訴我們,戰勝挫折能夠贏得機遇,超越自己方能收穫成功。困難挫折是成長的催化劑,若能迎難而上,不拋棄、不放棄、不低頭認輸,栽了跟頭就爬起來繼續前進,終能以自強不息精神戰勝困難挫折,實現人生價值。

培塑自強不息的精神,首先要樹立堅定的信念,就是要在困境中保持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和選擇,相信自己的付出一定會有收穫,以信念作支撐,激勵自己勇往直前,勇攀高峯。其次是保持冷靜和理智,在面對困境或不利條件下,不要被嚇倒,更不應輕易放棄。相反,更應該從失敗和挫折中汲取成長的“養分”,以更加堅定的決心和更加科學的行動,去迎接挑戰、解決問題。最後是保持持之以恆的毅力。困難挫折的克服並非一朝一夕之功,離不開持續努力。要以水滴石穿的恆心韌勁攻堅克難,在鍥而不捨、久久爲功中做到慎終如始,穩紮穩打走向成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