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杭州日报

连续3年拿下全国系统内汽车分期业务投放额第一

26名员工的银行支行怎么做到NO.1

记者 黄宇翔

近日,杭州市政府印发《杭州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其中明确提出,到2027年全市汽车累计以旧换新8万辆,新能源汽车年销售30万辆、渗透率50%以上。

在国内,“汽车金融”是一个万亿规模的市场。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相关报告显示,2016-2022年,我国汽车金融行业规模从1万亿元增长至2.6万亿元,2025年预计将达到5万亿元。

面对汽车消费业务的巨大行业前景,杭州一家国有银行的二级支行脱颖而出,连续3年拿下全国系统内汽车分期业务投放额第一。

它是谁?又是怎么做到的?

牢牢守住全国第一 7×24小时“全年无休”

拱墅区绍兴路是杭州有名的汽车4S店一条街。奔驰、宝马、奥迪、保时捷、雷克萨斯、路虎……一批老牌汽车经销商在此扎根多年。而与它们同在这条街上“并肩作战”的,是杭州最早深耕汽车分期业务的金融机构之一——中国银行杭州德胜支行。

2021年至2023年,该支行连续3年蝉联中行全国系统内汽车分期业务投放额第一。数据显示,在该业务领域,支行的分期金额和分期笔数连年增长,尤其是2023年,分期金额突破18.5亿元,同比上一年度大幅增加近5亿元。

2024年德胜支行迎来“开门红”,截至3月31日,该行一季度新增投放5.46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0826亿元同比增加了77.3%,在全国支行中继续保持第一。

“我们是中国银行汽车分期业务的专业支行。”中国银行杭州德胜支行行长张国东介绍,支行26名员工中,14人专职汽车分期业务,并设置了专职的前中后台岗位。“为确保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不流失任何一笔业务,我们全员主攻差异化优势服务,打造‘周六日可接单’绿色金融专业品牌,‘7×24’小时提供不间断在线金融服务。客户经理无论节假日,始终在岗确保每位客户顺利提车,堪称‘最优分期网点’。”

德胜支行还实行“1日放款”标准,保证当天购车当天审批。

传统4S店越来越少 为什么它还能屡创新高?

或许你已经注意到了一个现象——这几年,那些曾经热闹的传统4S店在变少,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转向线上销售。传统4S店越来越少,为什么中行杭州德胜支行的汽车分期业务却能屡创新高?

“首先是杭州巨大的城市红利。”张国东说,杭州近年来每年新涌入30万-50万人口,庞大的消费者基础,让杭州汽车消费市场持续火热。

今年1月,杭州官宣GDP突破2万亿元,与杭州消费力相匹配的宝马、保时捷、雷克萨斯、路虎等品牌,一年一家店交车保守估计在500-1000台左右。一家店就能产生几亿至十几亿元的销售额。以杭州的4家保时捷专卖店为例,4家门店一年交车量在5000台左右,按照台均70万元计算,全年总额35亿元左右。

“杭州优异的市场环境,给了我们土壤。”张国东分析,在中国银行系统内,河北机场路支行的分期笔数是杭州德胜支行的10倍以上,然而在汽车分期业务投放总额上却比不上杭州,原因就在于杭州汽车消费者的购车客单价更高。

“此外,我们在策略上选择与汽车品牌方直接进行合作,而不是仅仅与某家门店合作。”张国东透露,自专注汽车分期业务以来,中行德胜支行形成了高效服务保时捷、奔驰、宝马等高端品牌,重点突破新能源品牌的业务模式,在浙江全省的汽车品牌市场上建立了较强的影响力。

去年新增近5亿元汽车分期业务投放额

新能源汽车占70%

记者发现,银行业近年来不断加大在汽车金融领域的投入,叠加“双碳”目标的背景,不少银行都在财报中提到了对新能源汽车赛道的重视。

近三年,新能源汽车品牌在杭州扎根爆发,不仅包括吉利、极氪、领跑等浙江本土品牌,比亚迪、理想、小鹏、蔚来、小米等非本土品牌也纷纷布局杭州,不断引领新能源汽车在杭州的旺盛需求,这为杭州汽车市场的消费增量提供了强劲动力。

如何应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新环境?以“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为例,中行杭州德胜支行提前布局,与理想汽车展开直接深度合作,为支行的业务提升带来了新动能。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仅理想汽车在杭销售额就占到了全国市场的10%。

2023年,理想汽车每个月在全国的销售目标是3万-4万台,而浙江每个月就差不多销售了5000-6000台,占了全国市场的15%-20%,其中杭州市场就占到了浙江份额的一半以上。

“2023年全年,中行德胜支行汽车分期业务投放额新增近5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业务占了70%。”张国东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