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来宾日报

不拖延,做了再说!

——读《终结拖延症》有感

□ 南 深

清晨,因为没有堵车,我比往日早了半小时到达单位。百无聊赖之下,我不情不愿地拿起了那本积满厚灰的《终结拖延症》,而这本书,竟是我三年前买来的。

就在翻开第一页的时候,我不禁笑了。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今天承诺明天做,但是未曾付诸行动的事情,比如看书、写字、运动。还记得,我曾在教育学生时强调,这次的作业简单,很快就能完成,但依然有学生无法按时上交,受到我的批评。的确,我不理解这有什么好拖延的。

可是,当我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翻开过一本新的书,也很久没有写过一篇文章的时候,我突然理解了那群学生的心情。

我很爱看书,也很爱写文章,这明明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为什么很难开始呢?

坐着翻书时,我逐渐领悟了其中的真谛:当我不看书的时候,我在做什么呢?刷短视频、追剧、打游戏……这些活动能够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带来瞬间的欢愉。相比之下,看书、学习则变成一件极其枯燥的事情,而这种失落感来源于短期内看不到回报,使得我们难以行动。

我又转念一想,人生苦短,何必非要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既然多巴胺可以通过玩手机轻易获得,那每天就这样轻松快乐地度过,不好吗?

起初,这种生活方式确实为我带来了片刻的放松和愉悦。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短暂的快乐”正逐渐消磨我的意志力,一股深深的自责感和愧疚感如潮水般涌来。

人在看不到进步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恐惧感。可是,该如何克服拖延呢?

我很喜欢一些不断产出新作品的作家。我时常好奇,他们是如何不断地战胜对自己的怀疑、逃离灵感枯竭的困境?毕竟这种创作型工作,很容易陷入到负面情绪的漩涡当中。

机缘巧合之下,我认识了来宾的东禾、大朵等作家,也曾拜读过他们的诗集。在他们身上,我发现了一些值得借鉴的优点,首先就是,降低期待值。

我们通常不去做某件事的原因,就是对于一时的努力有过高的期待。例如,写一篇文章之前,会想着投稿之后是否被采用?如果不被采用,那写着有什么意义等问题。一旦陷入了内耗,就会产生极大的抵触情绪。

但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成就都是需要时间的。以东禾老师为例,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是默默地写作,不管写得如何,总是先坐下,写出第一个字,日复一日地坚持,凝练出一个个更好的故事。这样的坚持,源于他对写作这件事情不抱有太高的期待,而是凡事都做好最坏的打算,这会让写作开始得更容易,坚持得更持久。

第二,找回人生的掌握感。村上春树在写作的几十年间,每天都会晨跑。大朵老师在写诗之余,也常吹萧。为什么成功人士那么忙,每天还要坚持运动呢?因为大脑在运动后会产生一种名为内啡肽的物质,这比多巴胺带来的快乐更持久。更重要的一点是,运动能让人找回掌握感。不管事情做得有多糟糕,我始终完成了一些事,我仍然是在进步的,这种成就感反过来会激励人们去完成新的事务。

当然,生活中的支点并非只是运动,也可以是冥想、听音乐等等,用这些可以产生正面情绪的工具,来获得成就感,进而帮助我们摆脱拖延的困扰。

第三,设定期限也很重要。斯蒂芬金曾说过,他每天要求自己在三小时之内写出六页小说,几乎全年无休。这种不断给自己设限,并按时完成的工作态度,让他创作出了《肖申克的救赎》《闪灵》等经典著作。等待灵感的人注定等不到灵感,只有努力去寻找灵感的人,它才会源源不断地向你涌来。

尽管我们深知拖延的害处,但现实中仍难以避免,因为人的本性就是趋利避害。然而,不管面对的事情有多困难,内心有多抵触,都不要逃避,往往你只需要迈出那一步,剩下的都会比自己想的要轻松很多。

希望我的文章能够给同样被拖延症折磨的小伙伴一些力量,让大家有勇气重启对生活、梦想、以及任何你想做的事发起挑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