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张璐

“人到中年,最怕的就是家人生病,尤其我们还离得远。这下我妈总算是放心了。沈医生,谢谢你!”近日,突然收到一条感谢短信,市中心医院超声科医生沈吉还有些意外,直到对方再次发来的消息上写着,“幸好你周末在社区坐诊,我才有时间陪着妈妈去看病。我妈是特意从湖北赶过来的,她说没想到湖州医生这么有耐心,解释这么仔细。”沈吉这才想起那位来时愁眉不展的阿姨。

原来,每周日下午,沈吉都会去市中心医院医疗保健集团康山院区的甲乳超声工作室坐诊。那天,一位50多岁的阿姨在女儿陪同下来看诊,说是之前在老家检查出来是导管内乳头状瘤,属于4A类结节,需要手术治疗。

“老人家一听手术肯定会慌,她电话里跟女儿一说,女儿也着急,毕竟相隔千里,也没办法照顾母亲。”沈吉说,阿姨的女儿在湖州工作,对这边的医疗资源比较了解,就让妈妈专门过来再检查一次。

“根据检查出结节的位置和血供情况,再结合患者描述的临床症状,我的诊断结果是考虑乳腺腺病,也就是乳腺增生的一种,定期复查就好了,它和乳头状肿瘤确实很容易混淆。”沈吉告诉记者,日常检查中,一年里他们也会遇到10多例被误诊的。

沈吉解释,导管内乳头状瘤属于乳腺良性上皮细胞性肿瘤,包括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和外周型导管内乳头状瘤,以35至45岁较为多见。临床上,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常出现乳头溢液,呈浆液性或血性,而外周型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常无明显症状,偶尔可触及肿块。乳腺腺病则是乳腺结构不良症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和内分泌紊乱及精神因素有关,好发于中年女性,乳腺周期性疼痛和肿块是该病的主要表现。“两者确实容易误诊,所以这时候医生的细致和经验就很重要了。”沈吉说。

“这位阿姨我印象蛮深的,一开始她都不怎么说话,后来我耐心跟她解释了之后,眼看着她的眉头舒展了。”沈吉说,从医这么多年,他习惯性跟患者讲解一下报告,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