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贺觉渊

5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公告,其中,1年期LPR为3.45%,5年期以上LPR为3.95%,维持上期报价不变。

LPR报价由各报价行在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的基础上加点报价形成,5月MLF利率维持不变,同时银行净息差处于偏低水平,各报价行缺乏下调LPR报价加点的动力。因此,市场对于5月LPR报价不变早有预期。

近日,央行发布四项房地产金融新政,住房贷款利率下调空间进一步打开。随着相关政策落地见效,以及各地房地产政策继续松绑,市场机构普遍看好房地产供需两端将逐渐企稳。由于一揽子政策效果还待显现,短期内通过调降LPR报价来支持房地产市场的必要性不强。

近期,央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发布倡议,明确要求银行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客户承诺或支付突破存款利率授权上限的补息。专家认为,随着“手工补息”问题逐步规范,银行此前调降存款利率的效果将进一步释放,利差收窄压力也会减轻,有助于提升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和稳健经营的能力。

不过,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叫停“手工补息”改善银行负债成本的进程相对偏慢,或需等到二季度末才能起到较为明显的成效。而此期间,贷款利率仍在下行,尤其是居民端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银行净息差持续承压。

4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受访专家认为,央行在年内仍有必要开展降准、降息,其中降准落地的可能性更大。

目前,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开启发行,尽管持续较长时间跨度的发行安排有助于减轻超长期特别国债对市场流动性短期扰动,但考虑到今年还有较大规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待发行,货币政策仍需配合财政政策在二、三季度的发力。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对证券时报记者说,预计二季度财政政策力度将明显加大,为避免短期流动性紧张和利率波动过大,央行降准给银行释放长期低成本资金的概率也将加大。

受当前较低的通胀水平影响,国内实际利率依然偏高。专家认为,从降低实体部门融资成本的角度,年内择机降准仍有必要。温彬表示,若接下来物价回升、内生融资需求修复总体仍不乐观,则需要进一步降低实际融资成本,从而降低政策利率和LPR报价的概率也将加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