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常州日报

常州机电学院

坚持创新引领,打造专业教学创新团队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学院教师开展汽车技术实践研讨

□本报记者 尤佳 通讯员 陈翼

日前,江苏省教育厅对2021年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进行考核,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学院的优秀教学团队——汽车运用技术团队获得优秀等次。

以“四融、四促;智行、志行”为引领,近年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学院全方位提升教师“教学业务”“科研服务”“创新教育”三大能力,夯实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

“身正为范”引领团队发展

交通专业教师李彦是一名有20年教龄的教师,在此之前,他是企业的一名高级工程师。在李彦看来,技能是学生入行的门槛,但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却可以决定一个人可以走多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他总会将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每节课上,我都会用几分钟与学生分享、讨论最近的热点事件,为学生们传递一些正能量。”

以学生们为中心,李彦每教一届学生,都会事先仔细了解每一名学生的性格特点,并在课堂上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引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在交通工程学院,还有一批像李彦老师这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优秀教师,近年来,学院培育了江苏省技术能手3人、“青蓝工程”专业带头人3人、江苏省产业教授1名、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1名……在这样一批优秀教师的带领下,也涌现出一群群德技并修的青年学子,他们在全国、省、市各级技能竞赛中勇夺第一,在创新创业大赛中展露锋芒,成为了真正勇担时代重任的有为青年。

“产教融合”提升团队合力

职业教育必须面向产业、服务产业、提升产业,与产业深度融合。作为一所在常高校,常州机电学院以主动融入新能源之都打造,交通工程学院于2023年与理想汽车合作,实施“扬帆计划”,与企业共同订单式培养学生。

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学校与理想公司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设置教学课程,进学校、去企业现场教学,参加实训,争取让学生“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胜任”。而实现这一目标,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运用技术团队负责人郑利锋于去年前往理想公司,参与了由企业组织的讲师培训。“这一培训要求较高,因此我在过程中也全身心投入,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郑立锋笑言,培训期间,除了课上的听讲,他还经常自觉“加课”,不断练习,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在课堂上,更细致完善地为学生呈现行业中的前沿技术。

成为双师型教师,是交通工程学院每一位教师的追求和梦想。学院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聘请行业、企业技能大师、产业教授,从教师发展的角度,全面实施“两师一匠”工程,实现产业和教育共生共长、双向赋能,推动专业高水平发展。学院依据“企业项目”,组建“专门化”科研团队,推动每位团队老师合作1家典型企业、确定1个技术方向、产出1批科研成果、开发1部项目化教材、制定1套科学的教学方案、培养1批优秀的学生。

“科创融合”提升服务能力

日前,“汽车行驶过程中,前照灯灯光分布如何能够自动调整”这一一直困扰固歌光电有限公司的难题,被交通工程系教师张凤娇解决。

“现有的车载传感器能够测量的车辆状态和道路状况参数有限,如侧滑角无法由车载传感器测量。虽然有一些特殊的传感器可以测量侧滑角,但价格昂贵且需要额外安装,十分不便。”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向常州机电学院求助后,由教师张凤娇领衔,最终研发出了一套用于汽车行驶过程中,前照灯灯光分布能够自动调整的前照灯自适应控制系统(AFS)。据悉,这一系统能根据道路状况、行车状况、天气状况,实现前照灯灯光分布的自适应控制,以达到最佳照明效果,从而提高汽车驾驶的安全性与舒适性。目前,这一项目已为企业新增销售额800余万元。

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交通工程学院围绕汽车制造、流通企业的关键岗位和核心技术模块,校企联合组建以岗位“技术链”和“技术模块”为单位的科研攻关团队。联合开展科研项目申报与研究工作,以企业技术升级、工艺改进为契机,协同开展项目开发、产品调试、工艺改进的技术服务,依托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国家级汽车技术实训基地等技术平台,参与研究并协助解决“前照灯自适应控制系统研发”“气吸滚筒式高速精密育苗流水线装备研制”等技术难题,建设期内共完成纵、横向课题9项,公开发表高质量论文12篇(6篇SCI,3篇核心),授权专利13项,转让专利3项,科研到账285.5余万元,并及时把企业典型项目编入教材,把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和教学资源,形成“汽车行业出新题,创新团队来解题,科研成果进课堂”的科研服务企业与科研反哺教学良性互动机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