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河北日報

河北省推進鹽鹼地綜合利用取得良好成效

糧經飼統籌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5月9日,河北省鹽鹼地綜合利用工作推進會在滄州渤海新區黃驊市召開。從會上獲悉,河北省推進鹽鹼地綜合利用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初步形成輕度鹽鹼地糧油種植模式、中度鹽鹼地糧飼輪作模式和重度鹽鹼地生態修復模式,糧經飼統籌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一年來,河北省完成了鹽鹼地土壤專項資源普查,國家鹽鹼地綜合利用技術創新中心旱鹼麥特色產業創新基地、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與營養健康研究院(滄州)、綠色食品(綠色優質農產品)高質量創新發展全國技術中心3個“國字號”平臺投入運行,高水平科研平臺建設穩步推進。

同時,河北省篩選並分區推廣了25個耐鹽鹼品種,在全省品種審定統一試驗中增加了旱鹼麥和耐鹽鹼大豆區域試驗組,11個旱鹼麥新品系進入省級品種審定程序,新審定了滄麥16、滄麥17、滄麥18等適宜鹽鹼地種植的品種;安排資金2.52億元,在黃驊、曹妃甸、沽源等13個縣(市、區)建設鹽鹼地高標準農田18萬畝,鹽鹼耕地產出能力明顯提升。

鹽鹼地是糧食增產的“潛在糧倉”。當前,鹽鹼地綜合利用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河北省如何更好推進鹽鹼地綜合利用和改造提升,讓鹽鹼地成爲沃野良田?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河北省將完善旱鹼麥等現代育種技術體系,建立耐鹽鹼作物種質資源圃,收集鑑定耐鹽鹼種質資源,創制特色優異新種質,培育一批耐鹽鹼新品系和新品種。引進旱鹼麥、耐鹽水稻、莜麥、鹽生植物等耐鹽鹼新品種,在中試基地開展試驗示範,加快品種更新換代。

在加強鹽鹼地改造提升方面,河北省將進一步摸清各類鹽鹼地水資源和特色耐鹽鹼種質資源現狀,科學評價鹽鹼地綜合利用和改造提升潛力。統籌治水改土措施,分區分類開展鹽鹼耕地治理改良。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完善鹽鹼耕地灌排網格體系,提高鹽鹼耕地防澇控鹽能力。

“紮實推進鹽鹼地綜合利用,做好鹽鹼地特色農業大文章,科技創新是武器。”省鹽鹼地綜合利用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河北省將加快提升鹽鹼地綜合利用科技水平,以“育種”和“治地”等關鍵環節爲重點,分類分品種開展治水、改土、改種科技攻關。啓動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華北平原輕鹽鹼瘠薄耕地產能提升與第二糧倉建設”部省聯動項目。

此外,河北省還將着力構建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三位一體”品牌體系,進一步挖掘麪點、面花等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與電商平臺合作,線上線下相結合,推動生產基地與銷售、加工企業對接,拓展直銷直供渠道,擴大鹽鹼地特色農產品品牌影響力。(記者郝東偉)

相關文章